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
诗句 | 读音 |
---|---|
冥茫万事空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míng mángwàn shìkōng|kòng|kǒng |
倏忽千龄尽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shū hūqiān língjìn|jǐn |
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释义
【冥茫】苍茫无际。南朝宋宗炳《明佛论》:“况过此弥往,浑瀚冥茫,岂復议其边陲哉。”唐沉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何堪万里外,云海已冥茫。”明高启《青丘子歌》:“造化万物难隐情,冥茫八极游心兵。”潘漠华《归后》诗:“那灼耀灼耀的街灯,将一切都陶醉到冥茫无边的境里。”2.虚空;渺茫。唐李翱《祭从祖弟秘书少监文》:“报施之道,冥茫孰知。”王统照《号声集·沉船》:“忧郁的已往,冥茫的未来,全个儿纵横交织在他的心网中。”3.谓死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五引宋徐铉《吴王挽词》:“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典
【万事】一切事。《墨子·贵义》:“子墨子曰:‘万事莫贵於义。’”唐李白《古风》之五九:“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茅盾《子夜》十八:“李教授万事认真,而且万事预先准备。”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倏忽】亦作“倐忽”。1.顷刻。指极短的时间。《战国策·楚策四》:“﹝黄雀﹞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於公子之手。”《淮南子·脩务训》:“且夫精神滑淖纤微,倏忽变化,与物推移。”元汤式《天香引·友人客寄南闽情缘婘恋代书此适意云》曲之五:“好光景须臾,美姻缘倏忽,热恩爱逡巡。”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他走进一条小胡同里,倏忽不见了。”2.形容时间迅速流逝。唐杜甫《百忧集行》:“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宋叶适《赠祈雨妙阇黎》诗:“雨慳水澁从季秋,倏忽春半河断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千龄】1.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唐张九龄《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2.用作祝寿之语。《天雨花》第二十回:“当时同到书房去,千龄寿麵用完成。”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