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方流急收惊楫,藩自无心看触羝

水方流急收惊楫,藩自无心看触羝

诗句读音
藩自无心看触羝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fānzìwú xīnkàn|kānchùdī
水方流急收惊楫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九葉
拼音: shuǐfāng liújíshōujīngjí

水方流急收惊楫,藩自无心看触羝释义

【藩】《唐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音翻。籬也。《易·大壯》羝羊觸藩。《爾雅·釋言》樊藩也。《疏》樊圃之藩也。又域也。《莊子·大宗師》吾願遊于其藩。又《韻會》與蕃通。屛也。《詩·大雅》价人維藩。又通轓。《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註》藩,今時小車,漆席以爲之。又附袁切,音煩。《爾雅·釋草》蕁,藩。《疏》藥草知母也。又《韻補》方文切,叶音分。《韓愈·苗夫人墓銘》或毗于王,或式于藩。是生夫人,載穆令聞。 《五經文字》藩本藩籬字,亦作藩屛字,今獨用爲藩籬字。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无心】1.犹无意,没有打算。《东观汉记·寇恂传》:“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计事者也,今来不屈,无心降耳。”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唐杜甫《畏人》诗:“门逕从榛草,无心走马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必是无心卖他,奚落小肆罢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朱延年﹞也不知道是徐总经理无心说出的,他就随随便便唔了一声。”2.没有成见。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朕以无心处之,无心则明,无心则不偏,无心则不私。”3.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唐修雅《闻诵<法华经>歌》:“我亦当年学

【触】《古今注》音紅。白魚赤尾者曰触。一曰魧。或曰雌者曰白魚,雄者曰触魚。亥集有字,同。魧,原从角从亢作。又,魧字之譌。(觸)〔古文〕《唐韻》尺玉切《集韻》《韻會》樞玉切,衝入聲。《說文》牴也。《易·大壯》羝羊觸籓。《前漢·元帝紀》去禮義,觸法。《荀子·議兵篇》觸之者角摧。《揚子·太經》星辰不相觸。又《玉篇》據也。《增韻》污也。又觸衣。《本草綱目》褌襠,一名觸衣。又人名。《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以師觸。《註》樂師名。又姓。《史記·趙世家》左師觸龍。又《集韻》昌句切,芻去聲。亦牴也。《揚雄·羽獵賦》票禽之紲踰

【羝】《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說文》牡羊也。《廣雅》吳羊牡三歲曰羝。《急就篇註》牂羊之牡也。《易·大壯》羝羊觸藩。《釋文》羖羊也。《詩·大雅》取羝以軷。《傳》羝羊,牡羊也。《集韻》或从牛作牴。

【水】《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

【方流】折的水流。相传其下有玉。《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琁源载圆折。”李善注:“《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因用为玉的代称。亦喻指诗文。前蜀韦庄《<又玄集>序》:“今更採其玄者,勒成《又玄集》三卷,记方流而目眩,閲丽水而神疲。”犹周流。《文子·微明》:“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流四远,渊泉而不竭。”

【收】〔古文〕《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惊】《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又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楫】《唐韻》卽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接。《說文》舟櫂也。《玉篇》行舟具。檝、艥同。《易·繫辭》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又《釋名》楫,捷也。撥水舟行捷疾也。《註》楫,所以櫂舟也。《詩·大雅》淠彼涇舟,烝徒楫之。《揚子·方言》楫謂之橈。或謂之櫂。又林木貌。《呂覽·明理篇》氣若山之楫。又《集韻》籍入切《正韻》秦入切,音輯。義同。又通輯。《前漢·兒寬傳》躬發聖德,統楫羣元。臣瓚曰:楫當作輯。又《集韻》側立切,音戢。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