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天自在,心远地宽闲

水流天自在,心远地宽闲

诗句读音
心远地宽闲平仄:平 仄 平 平
拼音: xīn yuǎndì|dekuān xián
水流天自在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shuǐ liútiānzì zài

水流天自在,心远地宽闲释义

【心远】心情超逸;胸怀旷达。三国魏嵇康《琴赋》:“体清心远,邈难极兮。”晋陶潜《饮酒》诗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明陈汝元《金莲记·闻繫》:“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陶潜。”2.智虑深远。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有问心远之义於胡文定公者,公举上蔡语曰:‘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3.感情疏远。《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到如今当面对语,心隔千山,隔着一堵墙,咫尺不得相见,心远路非遥。”典

【地】〔古文〕埊埅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

【宽闲】宽閒”。亦作“宽闲”。亦作“宽间”。1.宽阔僻静。《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汉郑玄笺:“欲与士观於宽閒之处。”唐韩愈《答崔立之书》:“耕於宽闲之野,钓於寂寞之滨,求国家之遗事,考贤人哲士之终始。”宋秦观《李谭汉马图赞》:“宽间之乡,水远草长,无覊无縶,乐未渠央。”明杨慎《竹浪词》诗之六:“宽闲不似城中地,水碧金膏五百弓。”清龙启瑞《上梅伯言先生书》:“儻容隐居奉母,媮得一宽閒寂寞之区,则私愿已足。”2.从容,闲暇。《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况且道士美貌清畅,情伤(肠)宽闲。”清唐孙华《寿郭雉先七十》

【水流】1.流动的水,流水。孙犁《白洋淀纪事·看护》:“她顺着水流歪歪斜斜的前进,没走到河心,就叫水冲倒。”碧野《月亮湖》:“水流温暖,在寒冷的秋天早晨蒸腾着水气。”2.江河的统称。《人民日报》1982.12.5:“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天】〔古文〕兲《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

【自在】安闲自得,身心舒畅。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鶯恰恰啼。”宋梅尧臣《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戢戢后池鱼,随波去难留,扬鬐虽自在,江上多网钩。”《红楼梦》第一○九回:“贾母众人听了,心中好不自在。”2.自由;无拘束。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三》:“因共扶盆子带以璽綬,盆子号泣,不得自在。”唐李咸用《游寺》诗:“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明陶宗仪《辍耕录·大军渡河》:“富与贵悉非所愿,但得自在足矣。”陈毅《示儿女》诗:“九洲万国共一球,东方自在西方囚。”3.犹自然。宋苏轼《过温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