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胜功德利无边,宜尔子孙皆显达

殊胜功德利无边,宜尔子孙皆显达

诗句读音
殊胜功德利无边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shū shènggōng dé4wú biān
宜尔子孙皆显达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yíěrzǐ sūnjiēxiǎn dá

殊胜功德利无边,宜尔子孙皆显达释义

【殊胜】1.稍胜;略胜。《宋书·范晔传》:“号泣何关人,向见道边亲故相瞻望,亦殊胜不见。”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晋人张陆辈,惟景阳殊胜,在太冲之下,诸家之上。”2.特别优美。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舒州皖公山洞,留题甚众……予尝亲到名公题刻已遍,山水殊胜。”3.指特别的胜境。唐柳宗元《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见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胜。”宋朱熹《念奴娇》词:“絶艷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功德】行。《礼记·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进律。”元张宪《咸淳师相》诗:“諛言佞语颂功德,边事军声听寂寥。”赵朴初《金缕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赋》:“雪侮霜欺香益烈,功德长留天地,却身与云飞无际。”2.佛教语。《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3.多泛指念佛、诵经、布施等事。《南史·循吏传·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水浒传》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旛,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

【利】〔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音詈。《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又《廣韻》吉也,宜也。《易·賁卦》利有攸往。又私利也。《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又《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註》利猶貪也。又《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註》利,滑密也。又州名。《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又姓。《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又《韻補

【无边】没有边际。晋僧朗《答晋主昌明书》:“大晋重基,先承孝治,惠同天地,覆养无边。”唐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元郝经《沙洲夜泊》诗:“天连平楚无边阔,河入长淮彻底浑。”艾青《新的年代冒着风雪来了》诗:“无边的大地覆盖着白雪,静静地静静地等待春天。”2.犹无数,无穷。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想汉家宫中,无边宫女,就与俺一个,打甚不紧?”典

【宜】〔古文〕《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儀。《說文》所安也。《增韻》適理也。《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又《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註》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又《詩·周南》宜其室家。《傳》宜者,和順之意。又《爾雅·釋詁》宜,事也。《詩·大雅》公尸來燕來宜。《毛傳》宜其事也。又《玉篇》當也,合當然也。《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又祭名。《書·泰誓》類于上帝,宜于冢土。《註》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禮·王制》宜乎社。《

【尔】《唐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音邇。《說文》麗爾,猶靡麗也。本作。从冂从,其孔,尒聲。此與爽同意。又《玉篇》爾,汝也。《書·大禹謨》肆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又《禮·檀弓》爾毋從從爾。爾毋扈扈爾。《註》爾,語助。《廣韻》尒義與爾同。詞之必然也。又譍詞。《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諾諾復爾爾。《世說》聊復爾耳。又同邇。《詩·大雅》戚戚兄弟,莫遠具爾。《箋》爾,謂進之也。《疏》邇是近義,謂揖而進之。《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爾上敦黍于筵上右之。《註》爾,近也。或曰移也。右之,便尸食也。《周禮·地官·肆長》實相近

【子孙】1.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书·洪范》:“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汉贾谊《过秦论》上:“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侍郎于京师,遇乡人至,必命子孙出见,而列侍焉。”明张居正《请戒谕群臣疏》:“尔等亦皆垂功名於竹帛,緜禄廕於子孙,顾不美歟!”《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便是将来的子孙,有命作官固好。不然,守着这点地方,也还可以耕种读书,不至冻饿。”2.单指儿子。《隋书·西域传·附国》:“有死者……子孙不哭,带甲儛剑而呼云:‘我父为鬼所取,我欲报寃杀鬼。’”

【皆】《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又《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又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 《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显达】1.显赫闻达。汉王充《论衡·自纪》:“士贵雅材而慎兴,不因高据以显达。”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显达之同年,可以不知;落寞之同年,不可以不知。”老舍《四世同堂》五七:“他不求显达,不求富贵,书并不是他的干禄的工具。”2.指显赫闻达的人。清俞正燮《颐正堂文序》:“古之显达多有文采,辨命之论,谈盖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