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僮橐笔,膳夫行炰
书僮橐笔,膳夫行炰释义
【膳夫】名。掌宫廷的饮食。《诗·小雅·十月之交》:“家伯维宰,仲允膳夫。”郑玄笺:“膳夫,上士也,掌王之饮食膳羞。”《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唐杜甫《牵牛织女》诗:“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櫳。”郭沫若《屈原》第二幕:“上官大夫,你的任务,主要是在外面周旋,你须得叫膳夫庖人作好好的准备。”典
【行炰】传送烘烤的兽肉。《文选·班固<西都赋>》:“然后收禽会众,论功赐胙。陈轻骑以行炰,腾酒车以斟酌。”李善注:“《毛诗》曰:‘炰之燔之。’毛萇曰:‘以毛曰炰。’”唐李白《大猎赋》:“於是享猎徒,封劳苦,轩行炰,骑酌酤。”王琦注引《说文》:“炰毛,炙肉也。”参见“行炙”。
【僮】《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未冠也。又《前漢·衞靑傳註》僮者,婢妾之總稱。《史記·貨殖傳》卓王孫家僮八百人。《前漢·張安世傳》僮七百人,皆有手技。《玉篇》僮幼迷荒者。《詩·鄭風》狂僮之狂也且。《傳》狂行僮昏所化也。《廣雅》僮,癡也。今爲童。又無知貌。《揚子·太玄經》物僮然未有知。又竦敬貌。《詩·召南》被之僮僮,夙夜在公。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徐,僮,取慮三縣名,屬臨淮郡。又姓。漢交趾刺史僮尹。《鄭樵·族略》卽童姓。或从人,以別其族。 《韻會》《說文》童,孥也。僮,幼也。今以僮幼字
【橐笔】笔”。古代书史小吏,手持囊橐,簪笔于头,侍立于帝王大臣左右,以备随时记事,称作持橐簪笔,简称“橐笔”。语本《汉书·赵充国传》:“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元马祖常《奏对兴圣殿后》诗:“侍臣橐笔皆鵷凤,御士櫜弓尽虎羆。”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淀园被毁,昔日天潢授简之区,邹枚橐笔之舍,瑶瓦芝楣,鞠为茂草。”后亦以指文士的笔墨耕耘。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明以来之文臣不为公侯,必待艰难考试乃得青衿,百人橐笔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