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相侍臣初奉宣,宣赴中书赐御筵
诗句 | 读音 |
---|---|
枢相侍臣初奉宣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shū xiāng4chénchūfèng xuān |
宣赴中书赐御筵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xuān4zhōng shū4yù yán |
枢相侍臣初奉宣,宣赴中书赐御筵释义
【枢相】唐宋对宰相兼枢密使者之称。清代对官至大学士的军机大臣亦有此称。宋高承《事物纪原·师保辅相·枢相》:“《宋朝会要》曰:唐以中官为枢密使,后唐始有带相印者。则枢相之始自后唐也。又至道三年八月,以曹彬为兼侍中充使,大中祥符五年九月,以吏部尚书王钦若、户部尚书陈尧叟并守本官同平章事充使,儒臣为枢密而兼使相,自钦若始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近二三年,京曹日窘,寻常部院官出无车马者什九,殊不足以自别於齐民。而堂堂枢相且日策骡车入东华门内直,则公孙宏之故智矣!”专称枢密使。参见“枢使”。
【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時吏切,音耆。《說文》承也。《廣韻》近也,從也。《六書故》陪側也。《禮·曲禮》侍坐于先生。又常侍,漢時宦官名,後遂沿習爲士人官制。如唐高適稱高常侍,李愬稱李常侍是也。又《史記·趙世家》公仲連進牛畜荀欣徐越。畜侍以仁義,欣侍以舉賢使能,越侍以節財儉用。《註》侍猶勸也。又侍其,複姓。宋侍其良器。漢典考證:〔《史記·魏世家》公仲連進牛畜荀欣徐越。畜侍以仁義,欣侍以舉賢使能,越侍以節財儉用。〕 謹照原書魏世家改趙世家。 考證:〔《史記·魏世家》公仲連進牛畜荀欣徐越。畜侍以仁義,欣侍
【臣】〔古文〕《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丞眞切,音辰。事人之稱。《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僕。《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又《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註》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又姓。《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又《韻補》叶音禪。《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奉宣】的命令。《汉书·循吏传·黄霸》:“时上垂意於治,数下恩泽詔书,吏不奉宣。”唐杜甫《奉谢口勅三司推问状》:“今日巳时,中书侍郎平章事张镐,奉宣口勅,宜放推问。”
【宣】〔古文〕《唐韻》須緣切《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音瑄。《說文》天子宣室也。从宀聲。《徐鉉曰》从回,風回轉,所以宣隂陽也。又《爾雅·釋言》徧也。《詩·大雅》旣順廼宣。《註》順,安。宣,徧也。又《左傳·賈註》通也。《詩·周頌》宣哲維人。《註》宣,通。哲,智也。又布也,散也。《書·臯陶謨》日宣三德。《禮·月令》季秋,會天地之藏,無有宣出。《註》物皆收斂,無有宣露出散也。又《增韻》召也。《包佶詩》隔屛初聽玉音宣。又《爾雅·釋言》緩也。又盡也,明也,示也。《周語》爲川者,決之使導。爲民者,宣之使言。又《
【赴】《廣韻》《集韻》《韻會》芳遇切,音仆。《爾雅·釋詁》赴,至也。《疏》趨而至也。《說文》趨也。《註》徐鉉曰:《春秋傳》赴告用此字,今俗作訃,非是。《左傳·隱三年》赴以庚戌。又《韻補》叶直祜切。《傅咸·燕賦》逮來春而復旋,意眷眷而懷舊。一委身乃無二,豈攺適而更赴。
【中书】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成帝时求其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颜师古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永和元年,詔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李贤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裴松之注引《吴历》:“亮数出中书视孙权旧事。”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汉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
【赐】《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說文》予也。《篇海》錫也。《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註》三賜,三命也。《疏》受命卽受賜。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註》賜,猶惠也。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又姓。《玉海》齊大夫子賜之後。 《正字通》俗作,非。
【御筵】1.皇帝命设的酒席。《梁书·萧子显传》:“高祖雅爱子显才,又嘉其容止吐纳,每御筵侍坐,徧顾访焉。”唐李白《玉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称觴登御筵。”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嘉祐八年上元夜,赐中书、枢密院御筵于相国寺罗汉院。”2.喻指帝位。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耿贾扶王室,萧曹拱御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