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原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注释版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他乡:异乡。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yàn)那从北地来。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那:为何。北地:北方。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译文版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注释版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他乡:异乡。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yàn)那从北地来。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那:为何。北地:北方。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拼音版
jiǔ yuè jiǔ rì wàng xiāng tái ,tā xí tā xiāng sòng kè bēi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rén qíng yǐ yàn nán zhōng kǔ ,hóng yàn nà cóng běi dì lái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作者王勃简介
王勃(650─676),初唐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据传六岁就会作文章,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当时诸王中斗鸡之风盛行,王勃戏作《檄周王鸡》一文加以嘲讽。周王就是唐高宗的儿子、后来的中宗李显。唐高宗李治恼恨王勃「大不敬」,就将他逐出王府;王勃因此得以漫游蜀中,曾一度任虢州参军;后来又因为受牵连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职。其父王福畴因受… 王勃详细介绍重阳节, 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