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顾水光无际,自操一叶轻舟

四顾水光无际,自操一叶轻舟

诗句读音
自操一叶轻舟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zìcāoyī yèqīng zhōu
四顾水光无际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ìgùshuǐ guāngwú jì

四顾水光无际,自操一叶轻舟释义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操】《唐韻》七刀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刀切,草平聲。《說文》把持也。《禮·曲禮》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左傳·襄三十一年》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前漢·貢禹傳》勇猛能操切百姓者。《註》操,持也。切,刻也。又姓。明嘉靖給事中操守經,江西浮梁人。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到切,音糙。所守也,持念也。《前漢·張湯傳》湯客田甲有賢操。《註》所執持之志行也。《後漢·趙熹傳》熹少有節操。又風調曰操。《南史·袁粲傳》淸整有風操。又琴曲也。《後漢·曹褒傳》樂詩曲操,以俟君子。《註》《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

【一叶】1.一片叶子。《列子·说符》:“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唐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牀。”元耶律楚材《乞茶诗》之三:“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叶碾新芽。”参见“一叶知秋”。2.比喻小船。唐司空图《自河西归山诗》之一:“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前蜀韦庄《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一叶南浮去似飞,楚乡云水本无依。”宋苏轼《赠邵道士》诗:“相将乘一叶,夜下苍梧滩。”明宋濂《龙眠居士画十八应真相赞》:“

【轻舟】的小船。《国语·越语下》:“﹝范蠡﹞遂乘轻舟以浮於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许地山《海角底孤星》:“轻舟载着一对新人在这神秘的绿阴底下经过。”2.指浮桥。唐李商隐《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左右名山穷达目,东西大道锁轻舟。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冯浩笺注:“《唐六典》:‘造舟为梁,河三,洛一。蒲津浮梁,河之一也。’”

【四】〔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水光】映现出的光色。南朝梁江淹《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宋苏轼《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雯青﹞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许地山《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典

【无际】边;无涯。《列子·力命》:“窈然无际,天道自会。”南朝陈徐陵《移齐文》:“庸蜀寳马,弥山不穷;巴汉楼船,凌波无际。”唐曹松《题甘露寺》诗:“天垂无际海,云白久晴峰。”冰心《到青龙桥去》:“车慢慢的开动了,只是无际的苍黄色的平野,和连接不断天末的远山。”2.犹言没有间隙;没有间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意授於思,言授於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隋书·牛弘传论》:“﹝弘﹞绸繆省闥三十餘年,夷险不渝,始终无际。”3.不能达到。《通典·选举五》:“贫窶之士在远方,欲力赴京师而所冀无际,以此揆度,遂至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