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今古事,安乐是便宜

思量今古事,安乐是便宜

诗句读音
思量今古事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sī liangjīn gǔshì
安乐是便宜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拼音: ān lèshìbiàn yí

思量今古事,安乐是便宜释义

【思量】志趣和器量。《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评》:“黄权弘雅思量,李恢公亮志业……咸以所长,显名发迹。”《晋书·魏舒传》:“司徒剧阳子舒体道弘粹,思量佳远。”清蒋士铨《一片石·宴阁》:“怎么今日就这样骄其妻妾,思量高尚?”1.考虑;忖度。《晋书·王豹传》:“得前后白事,具意,輒别思量也。”唐杜荀鹤《秋日寄吟友》诗:“閒坐细思量,惟吟不可忘。”《红楼梦》第二四回:“贾蓉出了荣国府回家,一路思量,想出一个主意来。”杨闻宇《渠水儿悠悠》:“也不思量思量,这到底是为他呀还是害他呀!”2.商量。《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有

【今古】与往昔。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宋苏轼《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唐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元赵孟頫《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事】〔古文〕叓《唐韻》鉏吏切《集韻》《韻會》仕吏切,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又《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又《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又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又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又《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又《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又叶詩紙切,音始。

【安乐】1.安逸,快乐。《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隋书·列女传·谯国夫人》:“朕抚育苍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浄,兆庶安乐。”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天下之事,多成于贫贱感激之中,或败于富贵安乐之际,理无可疑也。”明黄绾《明道编》卷二:“‘死於安乐’者,因安乐而不知思、不知慎、不知节、不知畏、不知谨、不知保、不知脩,而至於死也。”2.使安宁快乐。《荀子·王制》:“故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便宜】1.谓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南史·顾宪之传》:“愚又以便宜者,盖谓便於公宜於人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凡翻异驳勘之狱,同守臣审鞫,便宜予决,毋得滞留。”《清史稿·选举志二》:“艺徒学堂……均可於中、小学堂便宜附设。”2.指便宜行事之权。《隋书·杨谅传》:“特许以便宜,不拘律令。”宋叶适《奏议·纪纲四》:“收还便宜,使州郡復承平之常制。”清李渔《奈何天·计左》:“近日又因北方告警,特赐尚方之剑,假以便宜,令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