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诗句读音
情性亦忻然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qíng xìngyìxīn rán
四体一舒散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二十三旱
拼音: sì tǐyī1sàn|sǎn

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释义

【情性】。《荀子·性恶》:“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於情性矣。”《韩非子·五蠹》:“人之情性,莫先於父母,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唐韩愈《上张仆射第二书》:“马之与人,情性殊异。”2.性格。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鐸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唐赵璘《因话录·商上》:“夫人情性益善於初。”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唱一篇小曲儿宫调清,一团儿软款温柔情性。”《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个人的情性非用条妙计断断制他不住。”3.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忻然】喜悦貌;愉快貌。《史记·周本纪》:“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説,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夫会宾盈堂,酒酣奏琴,或忻然而欢,或惨尔而泣。”宋司马光《送李公明序》:“光忻然服其言,益知贤者所存,固非庸人所能及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四体】四肢。《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晋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已疲,庶无异患干。”清赵翼《偶书所见》诗:“乃厌四体勤,专想饱且燠。”2.指整个身体,身躯。唐顾况《谢王郎中赠琴鹤》诗:“因想羡门辈,眇然四体轻。”《四游记·灵耀分龙会为明辅》:“儿今此行,若再饮酒,有违父命,四体不得回乡。”3.比喻君王的辅弼大臣。《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杜预注:“俱股肱也。”《后汉书·蔡邕传》:“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4.指晋卫恒所撰《四体书势》。见《晋书·卫恒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舒】《廣韻》商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說文》伸也。《博雅》舒,展也。《揚子·方言》舒,勃展也。東齊之閒凡展物謂之舒勃。又《廣韻》緩也,遲也,徐也。《爾雅·釋詁》舒,敘也。《詩·大雅》王舒保作。《傳》舒,徐也。《釋文》舒,序也。《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疏》舒遲,閒雅也。《淮南子·原道訓》柔弱以靜,舒安以定。《註》舒,詳也。又《爾雅·釋詁》緒也。《註》又爲端緒。又《韻會》散也,開也。又國名。《詩·魯頌》荆舒是懲。《疏》舒,楚之與國。《春秋·僖三年》徐人取舒。《註》舒國,今廬江舒縣。《韻會》

【散】〔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又《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又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又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