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 诗句 | 读音 |
|---|---|
| 尚书气与秋天杳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二十九篠 拼音: shàngshū qìyǔ|yù|yúqiū tiānyǎo |
| 司徒清鉴悬明镜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ī túqīng jiànxuánmíng jìng |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释义
【书气】儒雅的风度。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那鑑堂﹞长身玉立,书气迎人。”清梁章鉅《退庵随笔·政事一》:“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矣。”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秋天】1.秋日的天空。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文学言治尚於唐虞,言义高於秋天,有华言矣,未见其实也。”北周庾信《小园赋》:“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前蜀尹鹗《菩萨蛮》词:“陇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烟陌。”2.秋季。唐张谔《九月》诗:“秋天林下不知春,一种佳游事也均。”胡适《尝试集·十一月二十四夜》:“现在他们说我快要好了,那幽艳的秋天早已过去了。”
【杳】《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窅。《說文》冥也。《張衡·思賦》日杳杳而西匿。《淮南子·天文訓》日晡則反景上照於桑楡,故杳字日在木下。又《玉篇》深廣貌。《管子·內業篇》杳乎如入於淵。又叶委羽切,迂上聲。《王逸·九思》意逍遙兮欲歸,衆穢盛兮杳杳。思哽饐兮詰詘,涕流瀾兮如雨。漢典考證:〔《集韻》《韻會》《正韻》伊烏切,音窅。〕 謹照原文烏改鳥。 考證:〔《集韻》《韻會》《正韻》伊烏切,音窅。〕 謹照原文烏改鳥。
【司徒】。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汉哀帝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东汉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明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明伊耕《春怀》诗:“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云间,征文白下,新登復社之坛。”王季思注:“父名恂,官至户部尚书。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称他作司徒。”参阅《通志·职官二》、《续通典·职官二》。2.复姓。五代时有司徒诩。见《旧五代史
【清鉴】亦作“清监”。1.明察;高明的鉴别力。晋葛洪《抱朴子·至理》:“识变通於常事之外,运清鉴於玄漠之域。”《北史·辛雄杨机等传论》:“怀哲体有清监,德源雅业无亏。”唐杜甫《洗兵马》诗:“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明李东阳《<叶文庄公集>序》:“在部曹清鉴雅操,始终不贰。”清李天馥《<溉堂集>序》:“顾予初知豹人时,见其所选明四家诗,服其清鉴。”2.请对方鉴察的敬语。用于书信。如:敬祈清鉴。
【悬】《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泫。本作縣。《說文》繫也。或从心。《孟子》猶解倒懸。又叶熒絹切,音院。《張衡·西京賦》後宮不移,樂不徙懸。門衞供帳,官以物辯。
【明镜】的镜子。《淮南子·俶真训》:“莫窥形於生铁而窥於明镜者,以覩其易也。”唐张九龄《照镜见白发联句》:“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碧野《雪路云程·驰往巴仑台》:“水深无波,像一面明镜,映照着四山的倒影和当空飘游的白云。”2.用以称颂官吏判案公正,没有冤屈。《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伏乞相公高抬明镜,昭雪前寃!”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只望大人高抬明镜,替小妇人做主咱。”明郑若庸《玉玦记·阳勘》:“沧波底,鱼鳖朋,覆盆寃,待明镜。”参见“明镜高悬”。3.喻月亮。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诗之一:“满目飞明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