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予临御九宾兴,蔼蔼盈庭俊乂升

肆予临御九宾兴,蔼蔼盈庭俊乂升

诗句读音
肆予临御九宾兴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4yú|yǔlín yùjiǔ bīnxīng|xìng
蔼蔼盈庭俊乂升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六蒸
拼音: ǎiyíng tíngjùn yìshēng

肆予临御九宾兴,蔼蔼盈庭俊乂升释义

【肆】〔古文〕《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息利切《正韻》悉漬切,音四。《說文》極陳也。《爾雅·釋言》肆,力也。《疏》極力也。《左傳·昭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註》肆,極也。《周語》藪澤肆旣。《註》肆,極也。旣,盡也。又《玉篇》放也,恣也。《易·繫辭》其事肆而隱。《疏》其辭放肆顯露,而所論義理深而幽隱也。《左傳·昭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弛周室之憂。《註》肆,展放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偷。《註》肆,猶放恣也。又遂也。《書·舜典》肆類于上帝。《傳》肆,遂也。又次也。

【予】《唐韻》余呂切《集韻》《韻會》演女切《正韻》弋渚切,音與。賜也。《詩·小雅》君子來朝,何錫予之。《周禮·春官》內史掌王八枋之灋,七曰予,八曰奪。通作與。又《博雅》大予,樂名。《註》漢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樂爲大予樂。又《廣韻》弋諸切《正韻》羊諸切。與余同。我也。《郭忠恕·佩觿集》予讀若余。本無余音,後人讀之也。《顏師古·刊謬正俗》曲禮,予一人。鄭康成註:余予古今字。因鄭此說,學者遂皆讀予爲余。爾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則予之與余,但義訓我,非同字也。《說文》:予,相推予也。余

【临御】临天下,治理国政。《晋书·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当阳亲览,临御万国。”南朝陈徐陵《陈公九锡文》:“折衝四表,临御八荒。”《旧唐书·宪宗纪论》:“及上自藩邸监国,以至临御,讫于元和,军国枢机,尽归之於宰相。”《宋史·外国传五·注辇》:“廓明明之德以临御下民,怀翼翼之心以昭事上帝。至仁不伤於行韦,大信爰及於渊鱼。”《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却説我大清圣祖康熙佛爷在位,临御六十一年,厚泽深仁,普被寰宇。”2.谓皇帝坐朝或临幸至某地。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朝班》:“朝班自有定式,今上久不临御,班行遂无定序

【九宾】朝会大典设“九宾”。说法不一:(1)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礼於庭,臣乃敢上璧。”裴駰集解引韦昭曰:“九宾则《周礼》九仪。”按,《周礼·秋官·大行人》郑玄注:“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孤、卿、大夫、士也。”(2)指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后汉书·礼仪志上》:“大鸿臚设九宾,随立殿前。”刘昭注引薛综曰:“九宾谓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3)指九位礼宾人

【兴】《唐韻》《韻會》《正韻》虛陵切,音。《爾雅·釋言》興,起也。《詩·小雅》夙興夜寐。《禮·中庸》國有道,其言足以興。《註》興,謂起在位也。又《廣韻》盛也。《詩·小雅》天保定爾,以莫不興。《箋》興,盛也。又《五音集韻》舉也。《周禮·夏官·大司馬》進賢興功,以作邦國。《註》興,猶舉也。又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下柎之功,末應將興。《註》興,猶動也。又《詩·大雅》興迷亂于政。《箋》興,猶尊尚也。又《周禮·地官·旅師》頒其興積。《註》縣官徵聚物曰興。今云軍興是也。又《司稼》平其興。《註》所徵賦。又州名。《五

【蔼】《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于蓋切,音靄。《玉篇》晻藹,樹繁茂貌。《揚雄·河東賦》鬱蕭條其幽藹。又《爾雅·釋訓》藹藹。《註》賢士盛多之容止。《詩·大雅》藹藹王多吉士。《傳》藹藹,濟濟也。又姓。《通志·氏族略》齊南海太守藹燠。又《韻會》倚亥切,音靉。草叢雜貌。又《韻補》叶音翳。《揚雄·羽獵賦》車騎雲會,登降闇藹。泰華爲旒,熊耳爲綴。

【盈庭】廷”。充满朝廷。《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楚辞·大招》:“室家盈庭,爵禄盛只。”王逸注:“盈满朝廷。”王夫之通释:“盈庭,皆列位于朝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自两汉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旧唐书·武宗纪论》:“属天骄失国,潞孽阻兵,不惑盈庭之言,独纳大臣之计。”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又以比岁淮弱黄强,重迟空晚,发议盈廷,图改运道。”

【俊乂】艾”。才德出众的人。《书·皋陶谟》:“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孔传:“谓天子如此,则俊德治能之士竝在官。”孔颖达疏:“乂,训为‘治’,故云‘治能’。马、王、郑皆云,才德过千人为俊,百人为乂。”《汉书·王褒传》:“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宋苏轼《赐户部侍郎赵瞻陈乞便郡不允诏》:“朕褒显耆旧,取其宿望;养育俊乂,待其成材。庶前后相继,朝不乏人。”清顾炎武《生员论上》:“夫立功名与保身家,二涂也;收俊乂与恤平人,二术也:竝行而不相悖也。”

【升】《唐韻》識蒸切《集韻》《韻會》書蒸切,音陞。《說文》籥也。十合爲升。《前漢·律歷志》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龠十爲合,合十爲升。又成也。《禮·樂記》男女無辨則亂升。又《廣韻》布八十縷爲升。《禮·雜記》朝服十五升。又卦名。《易·升卦》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又降之對也。《書·畢命》道有升降。《註》猶言有隆有汙也。又登也,進也。《詩·小雅》如日之升。《易·坎象》天險不可升也。又《前漢·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