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

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

朝代:宋朝 | 作者:秦观 | 诗词类型:

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原文

【泗州东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环,
轴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
应是淮流转处山。

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注释版

(miǎo)渺孤城白水环,舳(zhú)(lú)人语夕霏间。
渺渺:水远的样子。白水:指淮河。舳舻:指船。舳,船后舵;舻,船头。夕霏:黄昏时的云气烟雾。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林梢:林木的尖端或末端。淮流:淮水。转处山:指泗州南山。

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注释版

(miǎo)渺孤城白水环,舳(zhú)(lú)人语夕霏间。
渺渺:水远的样子。白水:指淮河。舳舻:指船。舳,船后舵;舻,船头。夕霏:黄昏时的云气烟雾。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林梢:林木的尖端或末端。淮流:淮水。转处山:指泗州南山。

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译文版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白色的河水环绕着的泗州城,孤零零地,显得那样邈远。黄昏迷濛的轻雾下,船儿静静地停泊着,不时地传来舟人的语谈。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成片的树林上空浮现着一抹黛影,青翠如画;我想,它一定就是那座淮水转折处的青山。

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拼音版

【sì zhōu dōng chéng wǎn wàng 】

【泗州东城晚望】

miǎo miǎo gū chéng bái shuǐ huán ,

渺渺孤城白水环,

zhóu lú rén yǔ xī fēi jiān 。

轴舻人语夕霏间。

lín shāo yī mò qīng rú huà ,

林梢一抹青如画,

yīng shì huái liú zhuǎn chù shān 。

应是淮流转处山。


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作者秦观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熙宁十年(1077),往谒苏轼于徐州,次年作《黄楼赋》,苏轼以为「有屈、宋姿」。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应制科,进策论,除宣教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六年,迁秘书省正字。预修《神宗实录》。时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亦在京师,观与同游苏轼之门,人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094),坐元祐党… 秦观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