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

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

诗句读音
夜宴达晨星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yè yàndáchén xīng
丝竹促飞觞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sī zhúcùfēi shāng

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释义

【夜宴】见“夜燕”。夜间饮宴。《新唐书·五行志一》:“光宅初,宗室岐州刺史崇真之子横杭等夜宴,忽有气如血腥。”唐方干《陪李郎中夜宴》诗:“閒世星郎夜宴时,丁丁寒漏滴声稀。”《红楼梦》第五三回回目:“寧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达】《廣韻》《集韻》他計切,音替。《字林》足滑也。《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註》达,滑也。又《集韻》他達切,音闥。與同。《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又陁葛切,音達。與達同。通也。一曰迭也。 俗作迖、迏,非。漢典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 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

【晨星】晨见之星。常以喻人或物之稀少。晋张华《情诗》之二:“束带俟将朝,廓落晨星稀。”宋苏轼《祭范蜀公文》:“既歷三世,悉为名臣,今如晨星,存者几人。”明王世贞《<本草纲目>序》:“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鲁迅《书信集·致山本初枝》:“漫谈的人才也寥若晨星,令人感到寂寞。”

【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唐韦应物《金谷园歌》:“洛阳陌上人廻首,丝竹飘颻入青天。”明李贽《哭怀林》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叶圣陶《倪焕之》十:“这时候,前街的锣鼓声和人声一阵阵地沸扬起来,中间碎乱地夹杂着丝竹的吹弹。”漢

【促】《唐韻》七玉切《集韻》《韻會》趨玉切,音趗。迫也,近也,密也。又局促小,貌。《李白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又刺促。《晉書·潘岳傳》閣道謠曰:和嶠刺促不得休。《註》受役於世也。又與趣同。

【飞觞】1.举杯或行觞。《文选·左思<吴都赋>》:“里讌巷饮,飞觴举白。”刘良注:“行觴疾如飞也。大白,杯名,有犯令者举而罚之。”唐刘宪《夜宴安乐公主新宅》诗:“层轩洞户旦新披,度曲飞觴夜不疲。”宋张孝祥《定风波》词:“见説墙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劝飞觴。”2.指传杯行酒令。《镜花缘》第八二回:“即用本字飞觴:或飞上一字,或飞下一字,悉听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