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宋朝有哪些诗人?宋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宋朝诗人!”

寇准简介

寇准(961─1023)字平仲,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

累迁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

为官敢直言。

景德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反对王钦若等南迁主张,力主抵抗辽军进攻,促使真宗往澶州(今河南濮阳)前线亲自抗敌,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后为王钦若所谮,罢知陕州。

天禧三年(1019)再相。

真宗病,刘皇后预朝政,準密奏请太子监国,事泄,为丁谓排挤,罢相,封莱国公。

后贬道州司马,再贬雷州司户参军。

天圣元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三,谥忠愍。

著有《寇莱公集》七卷。

《全宋词》录其词四首,《全宋词补辑》另从《诗渊》辑得一首。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南宋中期诗人。

字嗣宗,号靖逸,本姓李,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

约宋宁宗嘉定年前后在世。

曾在朝居官,与真德秀游,其学以朱熹为宗。

后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

是江湖派诗人。

擅七绝。

名作《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青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久为人们传诵。

其他如《田家三秋》、《夜书所见》等都写得词淡意远,饶有情致。

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杨炎正简介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

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

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

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

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

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吴迈远简介

吴迈远(?-474)南朝宋诗人。

曾被宋明帝刘召见,但未获赏识。

宋末,桂阳王刘休范背叛朝廷。

他曾为休范起草檄文,宋元徽二年。

坐桂阳之乱诛死。

吴迈远平生作诗,自视甚高,常自夸说:“曹子建何足数哉!”其诗今存10多首,多为乐府诗,主要写离情别绪。

诗风比鲍照等人要接近齐梁。

不少诗句取材于古书,搬弄典故,不免艰涩难解。

但有些诗句,如《长相思》中的“将不异客子,分饥复共寒”,尚有古诗质朴之气。

在南朝诗歌发展史上,他属于从“元嘉体”到“永明体”的转变期人物之列。

吴迈远诗收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迈远的乐府诗作男女赠答之辞,往往辞巧意新,宛转华丽。

吴迈远代表作品有《长别离》、《长相思》。

诗风质朴。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北宋词人。

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

少即能文,为苏轼所赞赏。

神宗元丰二年(1079)举进士,任澧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

哲宗元佑初,任太学正,后迁秘书省正字、校书郎。

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

绍圣间,被新党排挤出知齐州,因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毫州通判,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

徽宗即位(1101),召回为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子编修。

崇宁四年(1105),被蔡京列入「元佑奸党」309人之内,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州、密州,再贬主管鸿庆宫。

回到老家筑「归来园」以居。

徽宗大观四年(1110),出党籍,起知达州,改知泗州,卒于官舍。

与张耒、秦观、黄庭坚合称「苏门四学士」。

诗文俱皆,工书画,尤工于词,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

著有《鸡肋集》七十卷,词集六卷,名《晁氏琴趣外篇》。

王灼《碧鸡漫志》谓补之词「学东坡,韵制得七八」。

卢祖皋简介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

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

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

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刘弇简介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

元丰进士。

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

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

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

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

《宋史》有传。

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朱晞颜简介

朱晞颜(1132~1200年),字子渊、子囝,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知靖州永平县,政绩颇好,当地为他立了生祠。

隆兴元年调当阳尉。

历知永平、广济县,通判阆州,知兴国军、吉州,广南西路、京西路转运判官。

光宗绍熙四年,除知静江府。

宁宗庆元二年除太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

四年,迁权工部侍郎,俄兼实录院同修撰。

五年,兼知临安府。

六年卒,年六十六。

著作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

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二宋谈钥《朱公行状》。

胡仔简介

胡仔(1110~1170) ,北宋著名文学家。

字元任,胡舜陟次子。

绩溪(今属安徽)人。

宣和(1119~1126)年间寓居泗上,以父荫补将仕郎,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升从仕郎。

绍兴六年(1136),随父任去广西。

张炎简介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

祖籍陕西凤翔。

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

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

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

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

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

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

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

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

靖康之难后。

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

建炎三年,赵明诚卒。

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

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

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

卒年约七十馀。

善属文,于诗尤工。

《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