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宋朝有哪些诗人?宋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宋朝诗人!”

庄周简介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

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

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吕蒙正简介

吕蒙正(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人。

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宋太宗977年丁丑科状元。

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

980年,拜左补阙,知制诰。

八年,任参知政事。

988年,拜吕蒙正为宰相。

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

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

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

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吕蒙正病逝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岁,谥文穆,赠中书令。

李斯简介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和被赵高所逼把胡亥推上了皇位,后被赵高所害。

李甲简介

李甲,字景元,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善画翎毛,兼工写竹。

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

《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李景元在元符(1098—1100)年间曾任武康县令;词存九首,见《乐府雅词》卷下。

谢枋得简介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刘仙伦简介

刘仙伦(生卒年不详)一名儗,字叔儗,号招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与刘过齐名,称为“庐陵二布衣”。

著有《招山小集》一卷。

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为《招山乐章》一卷。

杨徽之简介

杨徽之(921~1000)宋代官员、宋初第一代诗人中的佼佼者。

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后周显德二年举进士甲科,起家校书郎,集贤校理,累官右拾遗。

因文才出众,曾奉诏参与编辑《文苑英华》,负责诗歌部分。

真宗时官至翰林待读学士。

为人纯厚清介,守规矩,尚名教,尤恶非道以干进者,后患足疾而卒,谥文庄。

陈郁简介

陈郁(·-1275)字仲文,号藏一,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理宗朝曾充缉熙殿应制,又充东宫讲堂掌书。

据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郁为诸色伎艺人,为御前应制。

卒于德祐元年。

事迹约略见于其子世崇所撰《随隐漫录》。

有《藏一话腴》。

《全宋词》辑其词四首。

吴泳简介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

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

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

应诏上书,颇切时要。

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

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

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吴泳,字叔永,潼川人。

嘉定元年进士,历官为军器少监,行太府寺丞,行校书郎,升秘书丞兼权司封郎官,兼枢密院编修官,升著作郎,时暂兼权直舍人院。

轮对,言:“愿陛下养心,以清明约己,以恭俭进德,以刚毅发强,毋以旨酒违善言,毋以嬖御嫉壮士,毋以靡曼之色伐天性。

杜渐防微,澄源正本,使君身之所自立者先有其地。

夫然后移所留之聪明以经世务,移所舍之精神以强国政,移所用之心力以恤罢民,移所当省之浮费以犒边上久戍之士,则不惟可以消弭灾变,攘除奸凶,殄灭寇贼,虽以是建久安长治之策可也。

” 他日入对,又言:“诵往哲之遗言,进谋国之上策,实不过曰内修政事而已。

然所谓内修者,非但车马器械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