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宋朝有哪些诗人?宋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宋朝诗人!”

吴泳简介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

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

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

应诏上书,颇切时要。

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

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

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吴泳,字叔永,潼川人。

嘉定元年进士,历官为军器少监,行太府寺丞,行校书郎,升秘书丞兼权司封郎官,兼枢密院编修官,升著作郎,时暂兼权直舍人院。

轮对,言:“愿陛下养心,以清明约己,以恭俭进德,以刚毅发强,毋以旨酒违善言,毋以嬖御嫉壮士,毋以靡曼之色伐天性。

杜渐防微,澄源正本,使君身之所自立者先有其地。

夫然后移所留之聪明以经世务,移所舍之精神以强国政,移所用之心力以恤罢民,移所当省之浮费以犒边上久戍之士,则不惟可以消弭灾变,攘除奸凶,殄灭寇贼,虽以是建久安长治之策可也。

” 他日入对,又言:“诵往哲之遗言,进谋国之上策,实不过曰内修政事而已。

然所谓内修者,非但车马器械之谓也。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人。

耒「少年读诗书,意与屈贾争。

口谈霸王略,锐气虹霓横」(《秋怀十首》之一)。

熙宁六年(1073)进士,授临淮主簿。

元祐元年(1086),召试学士院,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

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寻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再贬监竟陵郡酒税。

徽宗立,起为黄州通判,历知兖州、颍州、汝州。

崇宁初,坐元祐党籍,贬官。

大观年间,移居陈州。

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

《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著有《张右史文集》六十卷。

词存六首。

赵万里辑为《柯山诗馀》一卷。

晁端礼简介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

名一作元礼。

字次膺。

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

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

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

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

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

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

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

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

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

未及供职即病逝。

晁端礼的词大约可分三类:

一是应制颂圣之作,大约即黄□所说"按月律进词"。

这类词与一些寿词,只是粉饰太平,阿谀取媚,艺术价值不高。

二是描写妇女主要是歌妓的心思情态之作,不出歌筵酒席间的男欢女爱。

有的词手法比较含蓄,如〔清平乐〕写"莫把绣帘垂下,妨它双燕归来";有的则辞语浅直而滥俗。

晁冲之简介

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

晁补之从弟。

尝从陈师道学诗,自称「九岁一门生」(《过陈无己墓》);又尝与王直方、江端本唱和,与吕本中交善,「相与如兄弟」(吕本中《东莱吕紫微师友杂志》)。

名列《江西诗社宗派图》。

举进士不第,授承务郎。

后遭废,居具茨山下,人称具茨先生。

政和间,为大晟府丞。

词清丽自然,著有《晁具茨先生诗集》十五卷,近人赵万里辑有《晁叔用词》一卷。

赵长卿简介

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丰(今属江西)。

生平未详,曾赴漕试。

饶宗颐《词籍考》卷三:「案《宋史·职官志》,宗寺修纂牒谱有《仙源积庆图》、《仙源类谱》,此号盖宋三祖下宗室派系。

但玉牒派下无长字,亦无卿字,疑长卿乃其字也。

集中附记张孝祥画灰成小词为近事,则《鼓笛慢》所题甲申,殆为隆兴二年(1164)。

」《全宋词》谓「长卿疑名师有,俟考」。

有《仙源居士乐府》九卷。

刘过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

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

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

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有《龙洲集》、《龙洲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天圣八年(1030)进士。

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

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

语言工巧。

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

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

《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

著有《张子野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

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

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

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

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

刘弇简介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

元丰进士。

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

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

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

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

《宋史》有传。

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

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

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

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

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

哲宗立,召为秘书郎。

元祐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在京师,与庭坚同游苏轼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

《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

哲宗亲政,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

绍圣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宾)。

崇宁元年(1102),内迁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到任九天,即被罢免,主管洪州玉隆观。

次年复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

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私谥文节先生。

《宋史》有传。

尤长于诗,世号「苏黄」。

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在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

雷震简介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

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雷震作品《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①陂:池塘。

(bēi)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水上波纹。

(yī)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译文]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牧童回村,横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悠闲地随口乱吹,谁也听不出是什么曲调。

 

哀长吉简介

哀长吉(生卒年不详)字叔巽,又字寿之,晚号委顺翁,崇安(今属福建)人。

嘉定十三年(1220) 进士。

授邵武簿,调靖江书记,秩满归隐武夷山。

有《鸡肋集》,《全宋词》辑其词六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批评南宋词已成“羔雁之具”,意思是词已成为人们之间已相馈赠的礼品,失去了真情。

这个评价有合理之处,但不免绝对。

此词是祝贺他人娶媳妇的应酬之作,但写得喜气洋溢,自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情趣。

想来新人合卺之夕,当其亲朋云集、宾客满堂、语笑喧哗之际,丝竹并起,歌者执擅板引吭唱此一阕,定然平添出许多的热闹。

“紫陌”二句,以“迎亲”开场。

妙在并不说破,只是展现两幅场景,让读者自己去玩味。

京城的大道上,风光正好;姑娘的闺阁中,罗衣飘香。

——至于男方迎亲的如何吹吹打打,新嫁娘如何羞怯而兴奋地换上精美的嫁衣,种种细节,都在言外,引发出读者的无穷想象。

“相将”二句,缴出词人以宾客身份“贺人新娶”的题意。

“相将”犹言“相共”。

“人月圆夜”,点明这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夜。

朱敦儒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早岁隐居故里,志行高洁,有朝野之望。

征召为学官,固辞不就。

南渡初,流寓两广,居南雄州。

绍兴五年(1135)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寻兼兵部郎官。

后被劾罢官,退隐嘉禾。

晚年依附秦桧,任鸿胪少卿,为时论所讥。

桧死,亦罢废。

绍兴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九。

《宋史》有传。

著《岩壑老人诗文》、《猎较集》已佚。

词集有《樵歌》(一名《太平樵唱》)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