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宋朝有哪些诗人?宋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宋朝诗人!”

米友仁简介

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是米芾的长子。

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

他也是一位早慧的天才,在19岁的时候,他父亲将他所作《楚山清晓图》献给宋徽宗,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赐。

在南宋时,他官至工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甚得宋高宗的宠爱,往往让他鉴定书画。

现在,在很多古书画上面可以看见他的跋尾。

谈米友仁的书法,也不能不提米芾的书法。

米芾的书法先是学习唐人,当他发觉越学越失去魅力的时候,他就开始上溯唐人的书法。

直到发现唐人的书法不如晋人那样天真自然之后,他就开始直接以晋人书法为楷模了。

但是在大体上,他是以二王为宗的──尤其逼肖于王献之──现在我们可看到的很多王献之的作品,很可能是出自于米芾之手。

他的书法成就极高,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

不过,在此四家之中,人们却更喜爱他的书法,因为他更像一位纯粹的书法家。

他的笔墨技巧是无人能敌的,至今仍然如此。

这样,在书法方面,米友仁几乎是亦步亦趋地学着他的父亲,只是他的字没有他父亲那样的精到。

在书法之中,米芾最为自信的,是他的用笔与造型──他的笔在纵擒自如的技巧中抑扬搓转,而造型上则蕴藏着流畅自如的魅力。

张昪简介

张昪(992─1077)字杲卿,韩城(今属陕西)人。

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

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

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以太子太师致仕。

熙宁十年卒,年八十六,谥康节。

张栻简介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

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

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

官至右文殿修撰。

著有《南轩集》。

汪藻简介

汪藻(1079─1154)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

崇宁进士。

高宗时,擢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

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

八年,升显谟阁学士。

历知徽州、宣州,贬居永州。

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

《宋史》有传。

著有《浮溪集》三十六卷、《浮溪文粹》十五卷。

《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胡楚简介

胡楚是北宋的“营妓”。

所谓“营妓”,就是在军营里陪酒献艺的舞女。

舞女能吟诗,这在唐宋时代比比皆是。

据载,北宋杭州营妓周韶、胡楚、龙靓三人,合著有《三妓诗》,曾名扬诗坛。

书法界有名的苏东坡《天际乌云帖》,便记载有营妓周韶献诗求落藉的故事。

据说在宋神宗年间,当时大臣苏颂到杭州公干,知州陈襄设宴招待,由官妓周韶侍宴。

周韶在宴席间请求苏颂帮他落籍,苏颂当即指着廊下笼内的白鹦鹉说道:“若能以它为题吟一首好诗,我就替你向陈太守求情。

”周韶便自比为笼中白鹦鹉,提笔写道:“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

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诗成,众人为之喝彩。

当时苏轼也在场,便说明当时周韶正在居丧,因此着白衣,正与诗文合。

陈知州见有二苏说情,便让周韶脱去奴藉改成良民。

周韶在临行之前,同为官妓的胡楚与龙靓各赠诗一首,胡楚写道:“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

应笑西园桃与李,强匀颜色待秋风。

”龙靓写道:“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

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做武陵人。

仲殊简介

释仲殊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

俗姓张,名挥,仲殊其法号。

尝应进士试,不中,弃家为僧,曾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崇宁间自缢,事迹见《吴郡志》卷四二、《吴中人物志》卷一二、《栖真志》卷四。

苏轼称其「胸中无一毫发事」,「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东坡志林》卷一一),与之往还甚善。

有词七卷,名《宝月集》,今不传。

近人赵万里辑《宝月集》一卷,共四十六首。

《全宋词补辑》又新补二十二首。

李好古简介

李好古,南宋词人。

生平不详。

自署乡贡免解进士。

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

”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

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

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

钱公辅简介

钱公辅(1021~1072),字君倚,武进(今江苏常州)人。

宋代诗人。

少从胡翼之学,有名吴中。

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宋诗拾遗》卷四)。

历通判越州、知明州,擢知制诰。

英宗即位,谪滁州团练使。

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知谏院。

熙宁四年(1071),由知江宁府徙知扬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三)。

五年,卒(同上书卷二四○),年五十二。

《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侯蒙简介

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北宋宋徽宗崇宁年间户部尚书,谥文穆。

《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首。

《全宋文》卷二七○四收其文四篇。

事迹见《宋史》卷三五一本传。

赵佶简介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

宋神宗第十一子。

元丰八年(1085)封遂宁郡王。

绍圣三年(1096)封端王。

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无嗣,佶以弟继位。

初号建中靖国,调和熙宁、元丰与元祐间的党争。

不久即改元崇宁,任蔡京为相,变乱新法,国政日非。

宣和二年(1120),遣使约金攻辽,成为导致北宋灭亡的祸因。

宣和七年(1125),金灭辽后乘势南下,进逼汴京,逐传位赵桓,自称太上皇。

靖康二年(1127)北宋沦亡后,与其子钦宗俱被掳北迁。

绍兴五年(1135),卒于五四城(今黑龙江依兰),年五十四。

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擅书法,创「瘦金体」。

工花鸟,能诗词。

《诗词杂俎》有《宋徽宗宫词》一卷(《十家宫词》作三卷)、《彊村丛书》有曹元忠辑《宋徽宗词》一卷。

刘著简介

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

生卒年均不详,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进士第。

入金任居州县甚久。

年六十余,始入翰林,充修撰。

后出守武遂,终于忻州刺史。

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

著善诗,与吴激常相酬答。

《金史》无传,事见《中州集》卷二。

词存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