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宋朝有哪些诗人?宋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宋朝诗人!”

华岳简介

华岳(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自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

初为武学生。

韩侂胄当国,上书力诋其罪,被下大理狱,贬建宁圜土中。

韩侂胄诛,放还。

嘉定十年(1217)中武举进士,为殿前司官属。

以谋去丞相史弥远事觉,下狱杖死。

《宋史》、《南宋书》有传。

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为贬建宁时所作,王士祯题语略云:第一卷开禧元年《上皇帝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语最抗直。

馀诗十卷,率粗毫使气。

又谓岳「皆不肯附和浮议,盖陈东一流人」。

岳与赵希逢诗词唱和甚多,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

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

文及翁简介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

宝祐元年(1253)中一甲第二名进士,为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

景定三年(1262),以太学录召试馆职,言公田事,有名朝野。

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

咸淳元年(1265)六月,出知漳州。

四年,以国子司业,为礼部郎官兼学士院权直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年末,以直华文阁知袁州。

德祐初,官至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元兵将至,弃官遁去。

入元,累征不起。

有文集二十卷。

不传。

《全宋词》据《钱塘遗事》卷一辑其词一首。

阮逸女简介

阮逸女,阮逸,字天隐,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

天圣五年(1027)进士。

景祐二年(1035),典乐事。

庆历中,以诗得罪,除名贬窜远州。

皇祐中,特迁户部员外郎。

与胡瑗合著有《皇祐新乐图记》。

其女事迹不详,词存一首。

刘铉简介

刘铉(1394—1458)字宗器,别号假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永乐十七年以善书征入翰林,笔法温媚,推重一时。

次年中顺天府举人,授中书舍人,预修三朝实录,历教习庶吉士,景帝立,历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天顺元年进少詹事,卒于官。

谨于言行,谥文恭。

好学不辍,工诗善文,有《文恭公诗集》。

卒年六十五。

《名山藏、弇州续稿》

其子刘瀚为官,亦能守父训。

张嵲简介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王雱简介

王雱(1044-1076)字元泽,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王安石之子。

治平四年(1067)进士,官至天章阁待制兼侍讲。

熙宁九年卒,年三十三。

《宋史》附《王安石传》。

雱才高志远,积极支持其父变法。

著作多佚,今存《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

陈亚简介

陈亚,字亚之,扬州(今属江苏)人。

咸平五年(1002)进士。

历任于潜令,知越州、润州、湖州,官至太常少卿。

著有《澄源集》,已佚。

事迹散见于《至顺镇江志》卷二一、《黄豫章集》卷二六。

少孤,长于舅家,受其舅影响,熟谙,药名,有药名诗百馀首。

《全宋词》录其《生查子》药名词四首。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云:「虽一时俳谐之词,然所寄兴,亦有深意。

宋自逊简介

[约公元一二oo年前后在世]字谦父,号壶山,南昌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

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

与戴复古尤有交谊。

他的词集名渔樵笛谱,《花庵词选》行于世。

家铉翁简介

家铉翁(约1213~1297)号则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

家铉翁身长七尺,状貌奇伟,威严儒雅。

以荫补官,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

咸淳八年(1272),权知绍兴府、浙东安抚提举司事。

德祐初,权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迁户部侍郎,权侍右侍郎,兼枢密都承旨。

二年(1276),赐进士出身,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元兵次近郊,丞相贾馀庆、吴坚檄天下守令以城降,铉翁独不署。

奉使元营,留馆中。

宋亡,守志不仕。

元成宗即位(1294),放还,赐号处士,时年八十二,后数年以寿终。

《宋史》有传。

有《则堂集》六卷,《彊(强)村丛书》辑为《则堂诗馀》一卷。

词存三首收于《全宋词》中。

沈与求简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

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

政和五年进士。

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

著有《龟溪集》。

沈与求著有《龟溪集》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沈与求诗,以《四部丛刊续编》明刊《沈忠敏公龟溪集》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洪适简介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

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

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

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