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

“宋朝诗人有哪些,宋朝有哪些诗人?宋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宋朝诗人!”

晁元礼简介

晁元礼(1046-1113),北宋词人,一名端礼,字次膺。

其先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家彭门(今江苏徐州)。

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

两为县令,忤上官,坐废。

政和三年(1113年)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

其词大略可分三类:一类为宫廷应制之作,一类为抒情写意或咏物之作,一类为代言体。

晁元礼与当时另一大词人万俟咏齐名。

谢逸简介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

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

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

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

两次应科举,均不第。

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

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

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

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

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王诜简介

王诜(生卒年不详)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徙居开封(今属河南)。

熙宁中尚英宗第二女魏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为利州防御使。

与苏轼等为友。

元丰二年(1079),授昭化军行军司马,均州安置,七年转置颍州。

元祐元年(1086)始得召还。

《蝶恋花》(小雨初晴)即作于是年,手卷真迹流传至今。

卒谥荣安。

《东都事略》有传。

诜兼擅书画诗词,自度曲《忆故人》后由周邦彦「增损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能改斋漫录》卷一七)。

赵万里辑有《王晋卿词》一卷。

赵蕃简介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

諡文节。

向子諲简介

向子湮(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

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

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

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

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

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

有《酒边词》二卷。

李邴简介

李邴(1085-1146), 字汉老,号龙龛居士。

济州任城人。

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

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

累迁翰林学士。

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

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

后为资政殿学士,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

闲居十七年,卒於泉州。

谥文敏。

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存词8首。

司马槱简介

司马槱字才仲,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司马光从孙。

元祐中以苏轼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赐同进士出身。

累迁河中府司理参军,终知杭州,卒于任。

事迹见张耒《书司马槱事》(《张右史集》卷四七)。

《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姚宽简介

姚宽,字令威,号西溪。

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宣和3年随父迁居诸暨,其子姚侃、姚仅为诸暨市浬浦镇陶姚村姚氏迁入祖。

宋代杰出的史学家、科学家,著名词人。

谢懋简介

谢懋,字勉仲,号静寄居士,洛阳(今属河南)人。

工乐府,闻名于当时。

卒于孝宗末年。

有《静寄居士乐府》二卷,不传;今有赵万里辑本,存词十四首。

朱熹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

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

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

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

历江西提刑,召除秘阁修撰、奉外祠。

光宗朝,除知漳州。

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侍讲,旋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

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落职罢祠。

后以守朝奉大夫致仕。

庆元六年卒,年七十一。

嘉定初,谥「文」。

《宋史》有传。

事迹另见黄榦所撰行状及《皇朝道学名臣言行外录》卷一二、宋本《四朝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一三等。

自宋祝穆、李方子始,后人所撰年谱、传略数十种,以清王懋竑《朱子年谱》较为详赡熹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张载、周敦颐之学,集北宋理学之大成。

有《朱文公文集》一百卷,词有《晦庵词》一卷。

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引《读书续录》云:「晦庵先生词,几于家弦户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