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膏作滫瀡,杉子为珠玑

松膏作滫瀡,杉子为珠玑

诗句读音
松膏作滫瀡平仄:平 平 平
拼音: sōng gāozuòxiǔ suǐ
杉子为珠玑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shān|shāzǐwéi|wèizhū jī

松膏作滫瀡,杉子为珠玑释义

【松膏】神农本草经》卷一:“松脂……一名松膏。”唐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牀。”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八:“二女戏口鼻,松膏以为粮。”参见“松脂”。

【作】〔古文〕胙《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又振也。《書·康誥》作新民。又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又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又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又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又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又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又汨作,逸書篇名。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又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又《集韻

【滫瀡】古时调和食物的一种方法。用植物淀粉拌和食物,使柔软滑爽。《礼记·内则》:“堇、荁、枌榆,免薧滫瀡以滑之,脂膏以膏之。”郑玄注:“谓用调和饮食也……秦人溲曰滫,齐人滑曰瀡也。”孔颖达疏:“谓用堇、用荁、及枌榆、及新生乾薧相和滫瀡之,令柔滑之。”清赵翼《戏调子才》诗:“熬之汗渍融,和以滫瀡滑。”2.指柔滑爽口的食物。明宋濂《故赠承事郎浙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都事陈府君墓志铭》:“吾父固安贫,不思具滫瀡以安亲者,其人子也哉?”典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珠玑】1.珠宝,珠玉。《墨子·节葬下》:“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璣比乎身。”《文选·扬雄<长杨赋>》:“后宫贱瑇瑁而疏珠璣。”李善注:“字书曰‘……璣,小珠也。’”宋丘崈《洞仙歌·辛卯元夕》词:“有多少佳丽事,堕珥遗簪,芳径里瑟瑟珠璣翠羽。”清钮琇《觚賸·石言》:“珠璣犀象珍怪难得之物,美则美矣……而於我乎何有?”2.比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唐方干《赠孙百篇》诗:“羽翼便从吟处出,珠璣续向笔头生。”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夫人闻知苏軾胸怀锦绣,口吐珠璣,有贯世之才。”清黄鷟来《题黎于郑为杨舒文画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