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菊荒三径,风尘走十年
松菊荒三径,风尘走十年释义
【松菊】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赠别》诗:“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絶羣。”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八:“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潯阳松菊高。”汉
【荒】〔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光切,音肓。《說文》蕪也。一曰草掩地也。《周語》田疇荒蕪。《韓詩外傳》四穀不升謂之荒。《爾雅·釋天》果不熟爲荒。又廢也。《書·蔡仲之命》無荒棄朕命。《傳》無廢棄我命。又大也。《詩·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書·益稷》惟荒度土功。《傳》大治度水土之功。又《書·禹貢》五百里荒服。《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又掩也。《詩·周南》南有樛木,葛藟荒之。又空也。《吳語》荒成不盟。又蒙也。《禮·喪大記註》在旁曰帷,在上曰荒。又《集韻》同慌。《楚辭·哀郢》
【三径】亦作“三逕”。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詡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唐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疏。”宋苏轼《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风尘】扬起的尘土。汉焦赣《易林·坎之咸》:“风尘暝迷,不见南北,行人失路,復反其室。”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远望终南山,黑黝黝的。近看渭河平原,苍苍茫茫,风尘弥漫。”2.比喻战乱;戎事。《后汉书·班固传下》:“设后北虏稍彊,能为风尘,方復求为交通,将何所及?”唐李端《代村中老人答》诗:“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王闿运《陈夷务疏》:“臣窃观古今史籍所纪,及近岁自庚子至於庚申二十年中,每有边竟风尘之忧。”参见“风尘之警”。3.尘世,纷扰的现实生活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