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馀及第归蜀原文
蜀山高岧峣,蜀客无平才。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
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
手持冬集书,还家献庭闱。人生此为荣,得如君者稀。
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
与子久相从,今朝忽乖离。风飘海中船,会合难自期。
长安米价高,伊我常渴饥。临岐歌送子,无声但陈词。
义交外不亲,利交内相违。勉子慎其道,急若食与衣。
苦爇道路赤,行人念前驰。一杯不可轻,远别方自兹。
送李馀及第归蜀原文的相关古诗
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 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报功严祀典,宠诏下明庭。酒气飘林岭,香烟入杳冥。 乐清三奏备,词直百神听。衣拂云霞湿,诗通水石灵。 何因逐驺骑,暂得到岩扃。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我梦何曾应,看君渡浐川。自无仙掌分,非是圣心偏。 径草多生药,庭花半落泉。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
白须芸阁吏,羸马月中行。庄僻难寻路,官闲易出城。 看山多失饭,过寺故题名。秋日田家作,唯添集卷成。
赤府从军美,儒衣结束轻。凉飙下山寺,晓浪满关城。 闲坐饶诗景,高眠长道情。将军不战术,计日立功名。
童稚便知闻,如今只有君。百篇诗尽和,一盏酒须分。 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离情同落叶,向晚更纷纷。
吟诗掷酒船,仙掌白楼前。从事关中贵,主人天下贤。 此生无了日,终岁踏离筵。何计因归去,深山恣意眠。
早得白眉名,之官濠上城。别离浮世事,迢递长年情。 广陌垂花影,遥林起雨声。出关春草长,过汴夏云生。 黠吏先潜去,疲人相次迎。宴馀和酒拜,魂梦共东行。
诗境西南好,秋深昼夜蛩。人家连水影,驿路在山峰。 谷静云生石,天寒雪覆松。我为公府系,不得此相从。
仆射陂前郡,清高越四邻。丹霄凤诏下,太守虎符新。 雾湿关城月,花香驿路尘。连枝相庭树,岁岁一家春。
圣代无邪触,空林獬豸归。谁知陇山鸟,长绕玉楼飞。 风雨依山急,云泉入郭微。无同昔年别,别后寄书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