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杉围静室,踪迹远人群
诗句 | 读音 |
---|---|
松杉围静室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1shān|shāwéijìng shì |
踪迹远人群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文 拼音: zōng jìyuǎn|yuànrénqún |
松杉围静室,踪迹远人群释义
【松】〔古文〕梥庺《唐韻》詳容切《集韻》思恭切《正韻》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說》松,百木之長,猶公,故字从公。《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史記·龜筴傳》千歲之松,上有兔絲,下有茯苓。《摭遺》吳鄧夫人傷臉,以琥珀屑滅痕。《註》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又甘松,香草名。《廣志》細葉,蔓生,可合諸香。又長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風。又州名。《韻會》本河關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又江名。松江,《禹貢》三江之一。或作淞。漢典考證:〔《禮·禮器》松柏之有心也,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 謹照原文松上增如
【静室】1.古代天子行幸,对所居宫室先派人清扫和检查,以保持洁净并防止意外。《后汉书·杨秉传》:“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蹕而行,静室而止。”李贤注:“静室谓先使清宫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帝王之居……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2.清静的屋子。《北史·列女传·郑善果母崔氏》:“静室端居,未尝輒出门閭。”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其时,山最幽僻,游者絶稀,惟扬州商人,构静室数间,春秋一到而已。”鲁迅《彷徨·伤逝》:“可惜的是我没有一间静室。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3.指
【踪迹】跡”。亦作“踪蹟”。亦作“踪蹟”。亦作“踪跡”。1.脚印;足迹。汉焦赣《易林·豫之明夷》:“鵠怒追求,郭氏之虚。不见踪跡,使伯心忧。”前蜀韦庄《虎迹》诗:“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跡渐成群。”宋苏轼《蔡州道上遇雪》诗之二:“踪跡尚可寻,窟穴何足掀。”《花月痕》第四五回:“摶沙踪跡含沙射,销骨谗言刺骨悲。”洪深《申屠氏》第五本:“又说发觉后,如何领着众人追寻,不见踪迹。”2.行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使人上书告相,事下廷尉治。踪跡连王,王使人候伺汉公卿,公卿请逮捕治王。”唐牟融《赠欧阳詹》诗: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