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峰
| 诗句 | 读音 |
|---|---|
| 竦削正稠直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四職 拼音: sǒngxuē zhèngchóuzhí |
| 婀娜旋敷峰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三鍾 拼音: ē nuóxuán|xuàn11 |
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峰释义
【竦】〔古文〕《廣韻》息拱切《集韻》《韻會》荀勇切《正韻》息勇切,音悚。《說文》敬也,自申束也。《前漢·東方朔傳》寡人將竦意而覽焉。又懼也。《詩·商頌》不戁不竦。《註》懼也。又上也。《楚語》竦善抑惡。又《集韻》竦,動也。又《釋名》竦,從也。體皮皆從引也。又鳥名。《山海經》灌題之山有鳥焉,見人則躍,名曰竦斯,其鳴自呼。又與聳同。《揚雄·長楊賦》整輿竦戎。《註》方言曰:西漢之閒相觀曰聳,竦與聳古字通。
【削正】请人指正诗文的敬词。参见“削政”。
【稠】《唐韻》直由切《集韻》《韻會》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說文》多也。《廣韻》穊也。《增韻》密也。又穠也。《戰國策》書策稠濁。《束晳·補華黍詩》黍發稠華。又地名。《北史·魏本紀》永熙三年二月,帝至稠桑。又姓。《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又《增韻》通作綢。《詩·小雅》綢直如髮。《箋》綢,密也。又《集韻》田聊切,音迢。《莊子·天下篇》可謂稠適而上遂矣。《註》音調。本亦作調。又《集韻》徒弔切,音糶。動搖貌。《前漢·揚雄傳》天下稠。《註》稠,徒弔反。漢典考證:〔《束皙·補黍華詩》黍發稠花。〕 謹照原文黍華改華黍。
【直】〔古文〕《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音値。《說文》正見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書·洪範》王道正直。又準當也。《禮·投壺》馬各直其算。《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又《增韻》當也。《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又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尋。又《玉篇》侍也。《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又順也。《詩·鄭風》洵直且侯。又猶宜也。《詩·魏風》爰得我直。又猶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又猶故也。《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
【婀娜】亦作“妸娜”。轻盈柔美貌。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柳》:“高下任人取足,便掐去正心,即四散下垂,婀娜可爱。”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天兵四罗,旂常妸娜。”一本作“婀娜”。宋苏轼《和子由论书》:“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茅盾《追求》五:“一个女子的婀娜的背影正在椅衖中间徘徊,吸引了仲昭的注意。”
【旋】《唐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正韻》旬緣切,音璿。《說文》周旋旌旗之指麾也。从从疋。疋,足也。《註》徐鍇曰:人足隨旌旗以周旋也。《左傳·僖二十三年》以與君周旋。《註》相追逐也。又《易·履卦》其旋元吉。《疏》旋,反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鐘縣謂之旋。《註》旋屬鍾柄所以縣之也。《釋文》旋如字。李音信犬反。又《左傳·定三年》夷射姑旋焉。《註》旋,小便也。又《莊子·達生篇》工倕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註》旋,圓也。蓋,過也。又與璇同。《前漢·律歷志》佐助旋璣。又《廣韻》辭戀切《集韻》《韻
【敷】〔古文〕旉《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罦。《五經文字》,經典相承,隷省作敷。《書·舜典》敷奏以言。《傳》敷,也。又《書·大禹謨》文命敷于四海。《傳》言其外布文德敎命。又《臯陶謨》翕受敷施。《傳》以布施政敎。又《詩·大雅》罔敷求先王。《箋》無廣索先王之道。又《廣韻》散也。又與傅同。《前漢·宣帝紀》傅奏其言。《註》師古曰:傅讀曰敷。zdic.net汉典
【峰】《集韻》同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