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咏猿侧耳,颔头似知音

诵咏猿侧耳,颔头似知音

诗句读音
颔头似知音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hàn tóusì|shìzhī yīn
诵咏猿侧耳平仄:仄 仄 平 仄 仄
拼音: sòng yǒngyuáncè ěr

诵咏猿侧耳,颔头似知音释义

【颔头】点头。表示允诺、赞许、领会等意。唐韩愈《寄三学士》诗:“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頷头。”宋欧阳修《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诗:“酒酣微探之,仰笑不頷头。”参见“頷首”。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知音】1.通晓音律。《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汉桓谭《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宋周邦彦《意难忘》词:“知音见説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僖宗皇帝,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2.《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峩峩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徐

【诵咏】诵咏”。亦作“诵咏”。1.诵读吟咏。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仲舒朝服南面,诵咏经论。”宋司马光《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诗:“言《诗》何敢望商赐,幸得诵咏祛童蒙。”清黄宗羲《姚江逸诗序》:“亦有诵咏已落四方之口,邑中反无知之者。”2.歌颂。《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其始也,搢绅之论,莫不交口诵咏,谓太平之期可蹻足而待也。”典

【猿】《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玉篇》俗猨字。《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zdic.net漢典

【侧耳】侧转头部,使一耳略前略高。形容恭敬地听。《淮南子·主术训》:“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2.形容仔细地听。《史记·张丞相列传》:“吕后侧耳於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唐李白《将进酒》诗:“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叶圣陶《夜》:“阿弟听呆了,怀着莫可名状的恐惧,侧耳听了听外面有无声息。”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