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和叔尉江阴原文
- 45 次浏览
澄江少日曾经行,高城傍有长江横。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申港引潮深无声,万顷灌注滋农耕。战国今几二千龄,黄歇此地犹垂名。旧以邑属南兰陵,疲於奔命吏失宁。今焉裂地为专城,独当一面行双旌。井市虽小民厚生,四十万缗输赋征。舶商辐凑众货赢,牒诉简省官曹清。一邑负郭相依凭,守宰同僚齐弟兄。脉络贯通易尽情,慰职无卑近编氓。坐阅是否真权衡,傍郡孔道困将迎。我乃静趣如郊坰,安舆并行人子荣。况有海错供庖烹,河肫鲥鮆鲜不腥。车螯蛤蟹均藜羹,夫君传家有典刑。父子知己人一经,诗书满门不慙卿。岂羡汉士黄金籯,荐口久已彻帝京。九万自此开鹏程,平生寒窗照短檠。兴亡千古无遁形,妙年射策当彤庭。归领后生为主盟,友朋讲习诚专精。世故多端须饱更,京口直下连沧溟。官府阔稀行旅惊,边头久无夕烽青。要在弹压潢池兵,簿书期会勤经营。人物酬应审重轻,一言行之可终身。谨毋失己毋失人,赠人以言岂吾能。颇尝於此三折肱,举以送君君试听。
送袁和叔尉江阴原文的相关古诗
曼陀石上无根树,历历生公说法余。剑水一泓清澈底,至今人说有龙居。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此山名大梅,驱车入山麓。试问山中人,山名竟谁属。禅家开道场,为说梅子熟。仙家指为岩,曾此隐梅福。或云古有梅,其大蔽山谷。至今二梅梁,灵响皆其族。他山抗惊湍,禹祠横殿屋。三者尚谁凭,禅师有遗躅。余皆不可辨,安得究图录。但爱山又山,乔林间修竹。
边头几日静干戈,见说朝家已讲和。犹惜人家有汤镬,攒眉终日为催科。
郡斋偶休沐,驱车出西城。依依山水佳,萧萧松柏声。雪余春意动,新绿生坳泓。行行到青林,老眼增双明。主人喜客来,倒屣欣逢迎。幽居迹甚遐,健笔主寺方。回首几年别,千里摇心旌。相见又睽隔,此意犹未平。不如造斋合,四座酒重倾。风流陶鼓泽,肮脏阮步兵。…
朱门长不闭,亲友恣相过。年今将半百,不乐复如何。
东院敲棋西院琴,固知犹胜别劳心。少年不比老痴叔,且向书窗惜寸阴。
松韵萧骚十里清,入门毛骨冷如冰。题诗已有丹青笔,悟法应多黑白僧。风雨祇疑双涧瀑,星辰长认上方灯。来游不是忘机客,谁到云峰第一层。
东塾谈经岁月轻,外家生长复何营。王生此舅若无有,杨恽一书安得成。首寄新诗钦厚意,却思往事念平生。当时更荷外祖母,幼惠尤怜盛氏甥。
两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众流。三版放开千丈雪,一匳清彻四山秋。几年空自存公案,今日重新指路头。珍重老师成胜事,清名当与此山留。
闭户垂帘尽自如,兀然终日拥红炉。得归足可优游老,此地何堪养病躯。
山头分下一泓清,石甃团团瞰小亭。身在赤城名绛阙,至今潭影照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