薮逋乃如此,天险何足言
薮逋乃如此,天险何足言释义
【天险】谓天势高险。《易·坎》:“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孔颖达疏:“言天之为险,悬邈高远,不可升上。”2.地势高险之处;天然险要之地。《后汉书·孔融传》:“前以露袁术之罪,今復下刘表之事,是使跛牂欲闚高岸,天险可得而登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洛水又东逕一合坞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絶,惟筑西面即为固。一合之名,起於是矣。”《魏书·崔浩传》:“函谷关号曰天险。一人荷戈,万夫不得进。”宋叶适《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剑阁天险,汉中、兴势蔽遮於外,昔人守蜀之常也。”《明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足】〔古文〕疋《唐韻》卽玉切《集韻》《韻會》《正韻》縱玉切,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又《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又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又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又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又《廣韻》子句
【言】〔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
【薮】《唐韻》《集韻》蘇后切,音叟。《爾雅·釋地》十藪。《註》大澤也。《周禮·天官·大宰》藪牧養藩鳥獸。《風俗通》藪,厚也。有草木魚鼈,所以厚養人也。《詩·鄭風》叔在藪。又《唐韻古音》讀數。《易林》山林麓藪,非人所處。又《集韻》引《聘禮》十六斗曰籔。或从艸。又《韻會》窶藪,戴器也。《前漢·東方朔傳註》以盆盛物戴於頭者,則以窶藪薦之。《蘇林曰》藪音數錢之數。又《集韻》千切,音凑。《周禮·冬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藪。《註》藪讀爲蜂藪之藪,謂轂空壷中也。蜂藪,猶言趨也。藪者,衆輻之所趨也。
【逋】《唐韻》博孤切《集韻》《韻會》《正韻》奔謨切,音哺。《說文》亡也。《書·大誥》于伐殷逋播臣。《註》逋亡播遷之臣也。《易·訟卦》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戸。象曰:不克訟,歸逋也。《左傳·文六年》趙宣子爲政,董逋逃。《註》督逃有罪之人也。又《廣韻》懸也。《正韻》欠也。凡欠負官物,亡匿不還,皆謂之逋。《前漢·昭帝紀》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後漢·光武紀》爲舂陵侯家訟逋租。又《段熲傳》洗雪百年之逋負。
【如此】。《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驍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