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如今蹉过,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
诗句 | 读音 |
---|---|
一日三秋 | 平仄:平 仄 平 平 拼音: yī rì sān qiū |
分阴可惜 | 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fēn yīnkě|kèxī |
算如今蹉过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suànrú jīncuō guò |
算如今蹉过,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释义
【一日三秋】《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后以“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殷切。南朝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邇人遐,音尘寂絶,一日三秋,不足为喻。”宋刘过《沁园春·咏别》词:“一别三年,一日三秋,庶几见之。”清李渔《蜃中楼·怒遣》:“你去了这几日,就像去了几年的一般,刚合着那一日三秋,书本上的真情话。”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然而就并不进化么?那也不然,只是比较的慢,使我们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之感罢了。”
【分阴】谓极短的时间。阴,日影。《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宋贺铸《忆仙姿》词:“遮日走京尘,何啻分阴如岁。”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事业要当穷万卷,人生须是惜分阴。”清赵翼《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诗:“即今归田輟待漏,犹惜分阴肯抛却。”
【可】《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又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又《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又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又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又《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
【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說文》痛也。从心昔聲。《廣韻》悋也。《增韻》憐也,愛也。一曰貪也。又叶息約切,音削。《曹植·贈丁儀詩》思慕延陵子,寶劒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
【算】《廣韻》蘇管切《集韻》《韻會》《正韻》損管切,音篹。《海篇》酸上聲。《廣韻》物數也。《儀禮·鄕飮酒禮》無算爵,無算樂。《註》算,數也。賔主燕飮,爵行無數,醉而止也。燕樂亦無數,或閒或合,盡歡而止也。《前漢·景帝紀》後二年詔曰:今訾算十以上廼得官,廉士算不必衆,有市籍不得官,無訾又不得官,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職,貪夫長利。《註》應劭曰:古者疾吏之貪,衣食足,知榮辱,限訾十算廼得爲吏。十算,十萬也。賈人有財,不得爲吏,廉士無訾又不得官,故減訾四算得官矣。師古曰:訾與貲同。又《集韻》緒纂切,又須兗
【如今】史记·项羽本纪》:“樊噲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唐杜甫《泛江》诗:“故国流清渭,如今花正多。”《红楼梦》第七八回:“我这如今是天上的神仙来请,那里捱得时刻呢?”丁玲《母亲》三:“曼贞便同她解释,说如今的世界不同了,女人也可以找出路的。”
【蹉过】错失;错过。《朱子语类》卷一一五:“操,则便在这里;若著力去求,便蹉过了。”明李贽《罗近谿先生告文》:“罗先生今兹来,慎勿更蹉过!恐此老老矣,后会难可再也。”清赵翼《罗浮纪游》诗:“假使遇此老,不为亲勘破,应貽平生恨,谓异人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