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
| 诗句 | 读音 |
|---|---|
| 垂垂柳丝梅朵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chuí chuíliǔ sīméi duǒ |
| 轻蝉扑鬓 | 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qīng chánpūbìn |
| 素蛾绕钗 | 平仄:仄 平 仄 平 拼音: sù éràochāi |
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释义
【垂垂】。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元耶律楚材《和渔阳赵光祖》诗之二:“十年叹我垂垂老,万里怜君得得来。”苏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诗:“斋罢垂垂浑入定,菴前潭影落疎鐘。”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2.缓慢貌。宋岳飞《过张溪赠张完》诗:“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3.低垂貌。唐薛能《盩厔官舍新竹》诗:“心觉清凉体似吹,满风轻撼叶垂垂。”宋张孝祥《浣溪沙》词:“宫柳垂垂碧照空,九门深处五云红。”清洪昇《长生
【柳丝】垂柳枝条细长如丝,因以为称。唐白居易《杨柳枝词》之八:“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宋杨万里《过临平莲荡》诗之四:“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元曹德《清江引》曲:“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红楼梦》第二七回:“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田汉《四季歌》:“夏季到来柳丝长,大姑娘漂泊到长江。”
【梅朵】蜀韦庄《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轻蝉】。南朝梁庾肩吾《团扇铭》:“武王玄览,造扇于前,班主赡博,白綺仍传,裁筠比雾,裂素轻蝉,片月内掩,重规外圆。”2.指蝉鬓。明叶小鸾《艳体连珠·发》:“如云美焉,是以琼树之轻蝉,终擅魏主之宠。”清纳兰性德《采桑子·咏春雨》词:“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
【扑】《唐韻》《集韻》《韻會》普木切,鋪入聲。與攴同。小擊也,打也。《戰國策》若扑一人,若捽一人。《史記·刺客傳》高漸離舉筑扑秦皇帝,不中。又杖也。《書·舜典》扑作教。《傳》扑,榎楚也,不勤道業則撻之。《禮·月令》司徒搢扑北面誓之。或作撲。又《集韻》匹角切,音璞。與同。亦擊也。或作。又《類篇》匹切,剖去聲。扣也。又《集韻》拍逼切。同揊。見揊字註。(撲)《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音雹。《說文》挨也。《廣韻》相撲也。又《增韻》踣也。《韓愈·納涼聮句》朽杌惧傾撲。或作。又《集韻》匹角切,音璞。與同
【鬓】《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說文》頰髮也。《釋名》鬢,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連髮曰鬢。鬢,濱也。濱,崖也。爲面頰之崖岸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註》鬢,髮類也。
【素蛾】眉。五代阎选《谒金门》词:“双髻綰云颜似玉,素蛾辉淡緑。”2.白色的蛾儿。古代妇女插戴的饰物。宋晁冲之《上林春慢》词:“素蛾遶釵,轻蝉扑鬢,垂垂柳丝梅朵。”
【绕】《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又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又《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钗】《唐韻》楚佳切《集韻》《韻會》初佳切,音叉。《說文》筓屬。本只作叉,此字後人所加。《玉篇》婦人岐筓也。《司馬相如·美人賦》玉釵挂臣冠。《秦嘉·與婦徐淑書》今致寶釵一雙,可耀首。《曹植·美女篇》頭上金爵釵。又金釵股,藥名。《本草綱目》李時珍曰:石斛,狀似金釵,故名。又忍冬藤,解毒。亦號金釵股。又《韻補》叶稱支切,音鴟。《繁欽·定情詩》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又叶千古切,音楚。《毛詩·註疏》欲買赭,不謂竈下有黃土。欲買釵,不謂山中自有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