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

诗句读音
晓渡松江濆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xiǎodù1jiāng pēn
宿帆震泽口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韵脚:上四十五厚
拼音: sù|xiǔ|xiùfānzhèn zékǒu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释义

【晓】《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又《揚子·方言》遇也。又嬴也。又《博雅》說也。又快也。又《玉篇》慧也。

【渡】《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音度。《說文》濟也。《廣雅》去也,通也。又通作度。《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集韻》或作。zdic.net汉典

【松】〔古文〕梥庺《唐韻》詳容切《集韻》思恭切《正韻》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說》松,百木之長,猶公,故字从公。《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史記·龜筴傳》千歲之松,上有兔絲,下有茯苓。《摭遺》吳鄧夫人傷臉,以琥珀屑滅痕。《註》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又甘松,香草名。《廣志》細葉,蔓生,可合諸香。又長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風。又州名。《韻會》本河關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又江名。松江,《禹貢》三江之一。或作淞。漢典考證:〔《禮·禮器》松柏之有心也,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 謹照原文松上增如

【江濆】江岸。亦指沿江一带。晋陆云《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之四:“於时翻飞,虎啸江濆。”唐李白《赠僧崖公》诗:“虚舟不繫物,观化游江濆。”明唐顺之《赠江阴陈君》诗:“幽栖选地傍江濆,高士风流宿所闻。”柳亚子《痛哭八首为浙事作》诗之四:“亡秦一旅起江濆,风鹤惊传海上军。”

【宿】〔古文〕夙《廣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音夙。《說文》止也。《玉篇》夜止也,住也。《詩·周頌》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註》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周禮·地官》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又星宿各止其所,故名宿。二十八宿,亦名二十八次。次,舍也。《釋名》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又《增韻》安也,守也。《左傳·昭二十九年》官宿其業。《註》宿,安也。又《周禮·宮正註》諸吏直宿,謂職王宮之守衞者。又《廣韻》素也。《史記·信陵傳》晉鄙嚄咤宿將。又《莊子·列傳》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又國名。《春秋·隱二年》及宋人

【帆】〔古文〕《廣韻》《集韻》符炎切,音凡。《集韻》舟上幔以帆風。《馬融·廣成頌》張雲帆施蜺幬。又石帆,草名。《左思·吳都賦》石帆水松。《註》劉逵曰:石帆生海嶼石上,草類也。又《廣韻》《集韻》《正韻》扶泛切,音梵。《廣韻》船使風。《釋名》帆,汎也。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汎汎然也。《韓愈·除官赴闕詩》無因帆江水。《註》洪興祖曰:船使風也。 《玉篇》與同。亦作颿。

【震泽】湖名。即今江苏太湖。《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晋李颙《涉湖》诗:“震泽为何在,今唯太湖浦。”清方文《梅墩杂吟》之二:“震泽多良友,招寻日不虚。”

【口】〔古文〕《唐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正韻》苦厚切,上聲。《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頤卦》自求口食。《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又戸口。《孟子》數口之家。《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又《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又姓。《唐韻》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又古口,複姓。《正字通》漢有古口引。又壺口,山名。《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又谷口,地名。《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又列口,縣名。《前漢·地理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