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府

宿府

朝代:唐朝 | 作者:杜甫 | 诗词类型:唐诗

宿府原文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注释版

清秋幕府井梧(wú)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梧:一作“桐”。炬:一作“烛”。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永夜”句:意谓长夜中唯闻号角声像在自作悲语。永夜:整夜。自语:自言自语。中天:半空之中。

风尘荏(rěn)(rǎn)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犹辗转,指时间推移。关塞:边关;边塞。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已忍伶(líng)(pīng)十年事,强移栖(qī)息一枝安。
伶俜:流离失所。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宿府译文版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宿府拼音版

qīng qiū mù fǔ jǐng wú hán ,dú xiǔ jiāng chéng là jù cán 。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yǒng yè jiǎo shēng bēi zì yǔ ,zhōng tiān yuè sè hǎo shuí kàn 。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fēng chén rěn rǎn yīn shū jué ,guān sāi xiāo tiáo háng lù nán 。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yǐ rěn líng pīng shí nián shì ,qiáng yí qī xī yī zhī ān 。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作者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 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 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 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 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 杜甫详细介绍唐诗三百首, 感时, 孤独

宿府原文及翻译赏析

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   永夜句:意谓长夜中唯闻号角声像在自作悲语。永夜:整夜。长夜。 自语:自言自语。 中天:半空之中。 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指时间推移。辗转。 已忍句:指自天宝十四载(七五五)安禄山反至写此诗,已… 查看详情

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疏寒; 独宿江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 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 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 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 关塞零落萧条,行路十分艰难。 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 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

  《宿府》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依人作客,抒写旅愁,有一种百无聊赖之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名抒情。首联写独宿江城,环境清寒;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颈联写战乱未息,处世艰难;末联写漂泊十年,如今暂且栖安。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更多唐诗欣赏敬请… 查看详情

    代宗广德二年(764)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