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

诗句读音
惆怅忆闲田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chóu chàngyìxián tián
遂令江海客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suìlíng|lǐng|lìngjiāng hǎi kè

遂令江海客,惆怅忆闲田释义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怜。”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悵而独悲。”唐韦瓘《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宋苏轼《梦中绝句》:“落英满地君不见,惆悵春光又一年。”明陆采《怀香记·缄书愈疾》:“心惆悵,把佳期翻为灾瘴。”巴金《春》十五:“他惆怅地在觉民的窗下徘徊一阵,觉得没有趣味,一个人寂寞地走了。”2.惊叹。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僕皆惆悵。”仇兆鳌注引申涵光曰:“‘圉人太僕皆惆悵’,讶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闲田】“间田”。亦作“闲田”。1.中等田地。《管子·山国轨》:“穀为上,币为下。高田抚,閒田山不被,穀十倍。”马非百新诠:“高田者《乘马数篇》所谓‘郡县上臾之壤也’。次曰‘间田’。又次曰‘山田’。‘间田’者中田也。”2.两方边界之间的土地。章炳麟《排满平议》:“其或同时猋至,互争邑落,是犹滇蜀间之争火井,海滨种吉贝者之争沙洲,两无曲直,得之则是。间田甌脱,更无第三人为其主者,既见为汉人所有,则曰汉人所有而已。”亦作“间田”。亦作“闲田”。1.古代指未被封赐的土地。《礼记·王制》:“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餘以为附庸閒

【遂】〔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穟。《廣韻》達也。《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註》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又進也。《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註》良則進之也。又成也,從志也。《禮·月令》百事乃遂。《註》遂,猶成也。《詩·衞風》言旣遂矣。又稱也。《詩·曹風》不遂其媾。又竟也。《前漢·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又盡也。《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註》遂,闔之盡也。又《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詩·邶風》問

【令】《集韻》《正韻》力正切,零去聲。律也,法也,告戒也。《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禮·月令》命相布德和令。《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撟邦令。又三令。《前漢·宣帝紀》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又縣令。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下爲長。又時令,月令,所以紀十二月之政。又善也。《詩·大雅》令聞令望。《左傳·成十年》忠爲令德,非其人猶不可,况不令乎。又姓。又《集韻》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厮役曰使令。又丁令,地名。見《前漢·張湯傳》。或作丁零。又令狐,亦地名。又令狐,複姓。又《詩·齊

【江海客】犹江海人。唐杜甫《洗兵马》诗:“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鬚眉苍。”南唐冯延巳《谒金门》词:“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明刘基《再和倒用前韵》:“惆悵多忧江海客,登楼独自看台星。”元萨都剌《和学士伯生虞先生寄韵》:“独怜江海客,尊酒夜阑珊。”清黄景仁《除夕述怀》诗:“我本江海客,风水性所諳。”参见“江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