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将近腊,草树未知寒
| 诗句 | 读音 |
|---|---|
| 岁时将近腊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入二十二昔 拼音: suì shíjiāng jìnlà|xī |
| 草树未知寒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五寒 拼音: 3shùwèizhī|zhìhán |
岁时将近腊,草树未知寒释义
【岁时】季。《周礼·春官·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郑玄注:“其岁时,今岁四时也。”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烽鼓相望,岁时不息。”清唐甄《潜书·居心》:“假居於人之室,近则月日,久则岁时。”2.岁月;时间。唐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唐韩愈《赠族侄》诗:“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宋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自郭劝以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3.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周礼·地官·州长》:“若以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灋。”孙诒让正义:“此云岁时,
【将近】指数量等将要接近。刘半农《扬鞭集·梦》:“将近十年了,我还始终忘不了!”
【树】〔古文〕《唐韻》常句切《集韻》《韻會》《正韻》殊遇切,殊去聲。《說文》生植之總名。《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之。《禮·祭義》樹木以時伐焉。《淮南子·原道訓》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又《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論語》邦君樹塞門。又《揚子·方言》牀謂之杠。北燕、朝鮮閒謂之樹。又獸名。《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註》皮樹,獸名。謂皮作樹形以射之。又姓也。《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後改爲樹氏。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臣庾切,音豎。扶樹也。《徐鍇曰》樹之言豎也。種樹曰樹。《易·繫辭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寒】〔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韓。《說文》東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又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