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坐伊川,孤襟日惘然

岁晏坐伊川,孤襟日惘然

诗句读音
岁晏坐伊川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uìyàn zuòyī chuān
孤襟日惘然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gūjīn4wǎng rán

岁晏坐伊川,孤襟日惘然释义

【岁】〔古文〕亗《唐韻》相銳切《集韻》須銳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又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

【晏坐】;闲坐。唐白居易有《晏坐闲吟》诗。元萨都剌《蕊珠曲》:“美人晏坐太清室,蛾眉不锁人间愁。”清赵翼《渔塘即事》诗:“茅斋小窗明,晏坐将读《易》。”清曹寅《题电岩塔影楼》诗:“欲示诸天趣,还同晏坐身。”典

【伊川】指伊水所流经的伊河流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辛有适伊川,见被髮而祭於野者。”杜预注:“伊川,周地。伊,水也。”杨伯峻注:“伊川,伊河所经之地,当今河南省嵩县及伊川县境。”参见“伊水”。2.宋程颐的别号。参见“伊川先生”。

【孤】《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說文》無父也。《釋名》孤,顧也,顧望無所瞻見也。《禮·曲禮》君子已孤不更名。又窮民之一曰孤。《禮·月令》養幼少,存諸孤。又王侯謙稱。《禮·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曲禮》諸侯與民言,自稱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適子孤。又官名,三公之次也。《書·周官》立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貳公弘化。《註》三孤,雖三公之副貳,非其官屬,故曰孤。又凡孑處亦曰孤。《禮·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玉篇》特也。《書·禹貢》嶧陽孤桐。《註》特生之桐也。又《集韻》負也。

【襟】《唐韻》《韻會》居吟切,音金。《說文》交衽也。《廣韻》袍襦前袂也。《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釋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禦風寒也。亦作衿。《類篇》又作。《玉篇》又作。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惘然】1.失意貌;忧思貌。南朝梁江淹《无锡县历山集》诗:“酒至情萧瑟,凭樽还惘然。”《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中外闻其失势,举相贺。辅国始惘然忧,不知所出,表乞解官。”明徐霖《绣襦记·共宿邮亭》:“回首乡关,望断孤云惘然。”茅盾《锻炼》一:“苏子培惘然望着,心头沉甸甸地越来越难过。”2.疑惑不解貌。《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皇太子、鄂王、光王被譖,帝欲废之,张九龄切諫,帝不悦。林甫惘然,私语中人曰:‘天子家事,外人何与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欧阳公《早朝》诗云:‘玉勒争门随仗入,牙牌当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