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寖隳颓,纪纲遂纷纭

岁月寖隳颓,纪纲遂纷纭

诗句读音
岁月寖隳颓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suì yuèjìn|qǐnhuī tuí
纪纲遂纷纭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jì gāngsuìfēn yún

岁月寖隳颓,纪纲遂纷纭释义

【岁月】年月。泛指时间。《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江淮閒,犹可得延岁月之寿。”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岁月如流,零落将尽。”唐白居易《重赋》诗:“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鲁迅《书信集·致沉兼士》:“稍积岁月,倘得修正,当奉览也。”2.指短时间。《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诸田宗彊,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新唐书·薛收传》:“两贼连固,则伊洛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孙中山《中国民主

【寖】《集韻》咨林切。與浸同,漑也。又水名。寖水,出武安縣東。又寖漬。《前漢·溝洫志》西南出寖數百里。又《漢武帝·策賢良制》寖明寖昌。又《五音集韻》子鴆切。義同。◎按《正字通》水部十畫寖重出。詳十三畫濅字註。

【隳颓】1.衰败;毁败。唐白居易《短歌行》之一:“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頽。”宋欧阳修《论盗贼事宜札子》:“又见国家纲纪隳頽,法令宽弛,赏罚不立,善恶不分,体弱势危,可忧可惧。”2.消失;消沉。宋司马光《和景文议交绝句》:“邇来友义渐隳頽,直谅多闻贵不回。”明梁辰鱼《浣纱记·放归》:“寡人据于蒺藜,入于幽谷,颜色憔悴,志气隳頽。”郭沫若《塔·喀尔美萝姑娘》:“我的性格已为她隳颓,我的灵肉已为她糜烂,我的事业已为她抛掷,我的家庭已为她离散了。”

【纪纲】1.网罟的纲绳。引申为纲领。《吕氏春秋·用民》:“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唐刘知几《史通·载言》:“夫方述一事,得其纪纲,而隔以大篇,分其次序,遂令披閲之者有所懵然。”2.法度。《书·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汉崔瑗《座右铭》:“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唐韩愈《杂说》之二:“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清昭槤《啸亭杂录·军机御史》:“有阑入者,即时纠劾,然后人不敢私謁,纪纲始严肃焉。”吴晗《“

【遂】〔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穟。《廣韻》達也。《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註》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又進也。《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註》良則進之也。又成也,從志也。《禮·月令》百事乃遂。《註》遂,猶成也。《詩·衞風》言旣遂矣。又稱也。《詩·曹風》不遂其媾。又竟也。《前漢·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又盡也。《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註》遂,闔之盡也。又《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詩·邶風》問

【纷纭】亦作“纷云”。1.多盛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威武纷云,湛恩汪濊。”颜师古注:“纷云,盛貌。”宋梅尧臣《五月十三日大水》诗:“纷紜閭里儿,踊跃竞学泅。”《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庭中植梧桐二树,修竹数竿,百般花卉,纷紜辉映,但觉香气袭人。”2.杂乱貌。《楚辞·刘向<九叹·远逝>》:“肠纷紜以繚转兮,涕渐渐其若屑。”王逸注:“纷紜,乱貌也。”唐柳宗元《咏史》:“风波歘潜构,遗恨意纷紜。”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郭祥仍然思绪纷纭,一时难以平息。”3.纷争;混乱。晋葛洪《抱朴子·塞难》:“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