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江边阁

宿江边阁

朝代:唐朝 | 作者:杜甫 | 诗词类型:唐诗

宿江边阁原文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注释版

(míng)色延山径,高斋(zhāi)次水门。
暝色:即暮色,夜色。延:展开,延伸。高斋:即江边阁。次水门:临近水边闸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际:之间,宿:栖宿。

(guàn)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追飞静:静静地追逐飞翔。得食喧:喧闹地争抢食物。“豺狼”句有暗喻当时军阀混战之意。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qián)坤。
正乾坤:意谓拨乱反正,改天换地。

宿江边阁译文版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暮色从远处的山道蔓延过来,高高的西阁临近三峡瞿塘关。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淡淡的浮云在山岩之间栖宿,孤独的月影跟随着波浪轻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互相追飞的鹳鹤已渐趋安静,捕得食物的豺狼正争斗声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战乱不停辗转忧思难以入睡,徒叹自己没有能力可以回天。

宿江边阁拼音版

míng sè yán shān jìng ,gāo zhāi cì shuǐ mén 。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báo yún yán jì xiǔ ,gū yuè làng zhōng fān 。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guàn hè zhuī fēi jìng ,chái láng dé shí xuān 。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bú mián yōu zhàn fá ,wú lì zhèng qián kūn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作者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 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 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 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 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 杜甫详细介绍

宿江边阁原文及翻译赏析

    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到夔州,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阁在长江边,有山川之胜。此诗是未移寓前宿西阁之作。诗人通过不眠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他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首联对起。“瞑色”句点明时间。一条登山小径,蜿蜒直抵阁前。“延”有接引意,联接“暝色”和“山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