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趁晓踏铜驼,休暇仍逢景色和
诗句 | 读音 |
---|---|
休暇仍逢景色和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八戈 拼音: xiū xiáréngféngjǐng sèhé|hè|huó|huò|hú |
笋舆趁晓踏铜驼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sǔn yúchènxiǎotàtóng tuó |
笋舆趁晓踏铜驼,休暇仍逢景色和释义
【休暇】1.休假。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宋欧阳修《李秀才东园亭记》:“虽丰居大族厚聚之家,未尝有树林池沼之乐,以为岁时休暇之嬉。”2.闲暇。清刘大櫆《江先生传》:“盖先生生而好古而穷不见用於世,则益专其心於远稽遐览,终身乐之无休暇。”
【仍】《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因也。《論語》仍舊貫,如之何。《周禮·春官·司几筵》吉事變几,凶事仍几。《註》變几,變更其質,謂有飾也。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又重也,頻也。《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又《谷永傳》饑饉仍臻。又《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註》仍仍,不得志之貌。又雲仍。《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又國名。《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又姓。又叶人余切,音如。《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
【逢】《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又《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又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又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又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又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又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
【景色】。唐宋之问《夜饮东亭》诗:“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明无名氏《贫富兴衰》第四折:“左右公人,莫恋春光景色新。”侯金镜《漫游小五台》:“太阳照着上边有点耀眼,真是难得看到的好景色。”汉
【笋舆】王安石《台城寺侧独行》诗:“独往独来山下路,笋舆看得緑阴成。”宋陆游《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诗:“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清赵翼《山行杂诗》:“我老不能行,笋舆代步履。”
【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丑刃切,音疢。《說文》也。《註》徐曰:自後及之也。《廣韻》逐也。俗作趂。《集韻》或作。又《廣韻》直珍切《集韻》池鄰切,音。越履也。《玉篇》躁也。或作跈。又《廣韻》《集韻》尼展切,音蹍。踐也。亦作碾。又《集韻》《類篇》知鄰切,音珍。趁,行不進貌。又《集韻》止忍切,音軫。《類篇》走謂之趁。又《集韻》乃殄切,音撚。與蹨同。《類篇》蹈也。
【晓】《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又《揚子·方言》遇也。又嬴也。又《博雅》說也。又快也。又《玉篇》慧也。
【踏】《廣韻》他合切《集韻》託合切,音塔。《玉篇》足著地也。又《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沓。踐也。《說文》本作蹋。今文作踏。或作蹹。《郭茂倩·樂府》有踏歌詞、踏歌行。
【铜驼】亦作“铜駞”。1.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晋陆翙《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中阳门外,夹道相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汉元帝竟陵元年,长陵铜驼生毛,毛端开花。”元萨都剌《梅仙山行》:“咸阳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清唐孙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六句之一》诗:“铜驼堙没宫门草,金狄摩挲海上尘。”2.即铜驼街。南朝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一:“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金元好问《送张君美往南中》诗:“阳平城边握君手,不似铜駞洛阳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