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诗句读音
往往见玄孙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ǎng wǎngjiàn|xiànxuán sūn
所以多寿考平仄:仄 仄 平 仄 仄
拼音: suǒ yǐduōshòu kǎo

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释义

【往往】1.常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唐曹唐《刘晨阮肇游天台》诗:“往往鷄鸣巖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清顾炎武《菰中随笔》:“汉之能吏多出掾史,唐节度所辟书记,亦往往入而为大官。”巴金《家》十五:“近来常常咳嗽,夜里往往失眠,心里总是痛。”2.处处。《管子·度地》:“令下贫守之,往往而为界,可以毋败。”《魏书·尧暄传》:“初,暄使徐州,见州城楼观,嫌其华盛,乃令往往毁撤,由是后更损落。”元萨都剌《皂林道中》诗:“行行水竹与云林,往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玄孙】1.自身以下的第五代。《尔雅·释亲》:“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郭璞注:“玄者,言亲属微昧也。”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清昭槤《啸亭续录·三元》:“嘉庆庚辰中三元陈继昌,广西临桂人,係文恭公之玄孙。”2.泛指远孙。《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及而玄孙,无有老幼。”

【所以】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唐韩愈《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红娘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愿闻所以。’”《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都是黄河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庄子·天运》:“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寿考】年高;长寿。《诗·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郑玄笺:“文王是时九十餘矣,故云寿考。”《后汉书·东夷传·倭》:“人性嗜酒,多寿考,至百餘岁者甚众。”《旧唐书·裴潾传》:“和则必臻於寿考,作则心致於伤残。”《红楼梦》第八九回:“从没有弹琴裡弹出富贵寿考来的,只有弹出忧思怨乱来的。”《花月痕》第五二回:“宇宙清平,人民寿考。”2.寿数,寿命。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遂作《河梁》之诗,曰:‘……天下安寧寿考长,悲去归兮河无梁。’”明梁辰鱼《浣纱记·允降》:“愿吾王此身长寿考,似南山万年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