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

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

诗句读音
更著些儿雨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九麌
拼音: gēng|gèngxiē éryǔ|yù
蓑衣箬笠平仄:平 平 仄 仄
拼音: suō yīruò lì

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释义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些儿】小貌。唐吕岩《三字诀》诗:“些儿法,合大道。”2.少许,一点儿。宋陈亮《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世间万寳都成,些儿无欠,只待与黄花为地。”《西游记》第六三回:“水里本事,我略有些儿。”清纳兰性德《临江仙》词之七:“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茅盾《子夜》十五:“本来我万事都耐着些儿,现在可不能再马虎!”3.片刻,一会儿。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些儿来迟,已成不救,定应一命见阎王。”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如今将学生放假三日,且在书房中独坐些儿。”汉

【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又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又《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本草

【蓑衣】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至於罽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於蓑衣。”唐刘禹锡《插田歌》:“农妇白紵裙,农夫緑蓑衣。”《红楼梦》第四五回:“一语未尽,只见寳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峻青《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辅,闭一闭眼睛。”

【箬笠】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红楼梦》第四五回:“宝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许杰《邻居》四:“在风雨潇潇中,他拿着一支钝凿,没有箬笠,更没有蓑衣,出着头,在雨下淋到酒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