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世垂遗训,书林早策勋
夙世垂遗训,书林早策勋释义
【夙世】前世。《宣和画谱·李得柔》:“得柔幼喜读书,工诗文,至于丹青之技,不学而能,益验其夙世之餘习焉。”《水浒传》第七二回:“李师师执盏向前拜道:‘夙世有缘,今夕相遇二君,草草杯盘,以奉长者。’”《红楼梦》第一二○回:“宝玉原是一种奇异的人,夙世前因,自有一定,原无可怨天尤人。”茅盾《秋收》二:“可是现在,那阿多头和这刀就像夙世有缘似的!”
【垂】〔古文〕《唐韻》《集韻》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詩·小雅》垂帶而厲。又布也。《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邊垂。《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又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註》齊地。又《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
【遗训】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国语·周语上》:“赋事行刑,必问於遗训,而咨於故实。”韦昭注:“遗训,先王之教也。”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钻仲父之遗训,览老氏之要言。”唐元稹《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将诀之际,子号女泣,问其遗训。”《花月痕》第十九回:“痴珠刚念得‘信生世等於龙门,辞亲同於河洛,奉立身之遗训,受成书之顾託’四句,即被秋痕夺去筷子。”郭小川《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一切有出息的后代,历来珍视革命先辈的遗训。”
【书林】1.文人学者之群。《汉书·扬雄传下》:“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并包书林。”宋范仲淹《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表》:“书林预选,桂籍升华。”2.藏书处。书林,极言其书之多。《东观汉记·和帝纪》:“亲幸东观,览书林,閲篇籍。”唐刘禹锡《刘氏集略说》:“长安中多循空言,以为诚果有名字,益与曹辈畋渔於书林。”宋黄庭坚《送顾子敦赴河东》诗之一:“头白书林二十年,印章今领晋山川。”3.指秘书省。宋曾巩《赵君锡宗正丞制》:“尔辞学之敏,列职书林,宜进文阶,往祗厥服。”宋陆游《贺曾秘监启》:“至于主盟儒道,典领书林,必求名胜
【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又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又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 《說文》作。从日在甲上。
【策勋】见“策勋”。亦作“策勛”。记功勋于策书之上。《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杜预注:“既饮置爵,则书勋劳于策,言速纪有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夏四月,大司马吴汉自蜀还京师,于是大饗将士,班劳策勋。”李贤注:“其有功者,以策书纪其勋也。”《古诗源·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唐刘禹锡《平蔡州》诗之一:“策勛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常山。”明唐顺之《咏俞虚江参将》诗之一:“此日渠魁当授首,策勋早见上麒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天子深居九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