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姓从来字小卿,桃叶桃根皆姊妹
诗句 | 读音 |
---|---|
苏姓从来字小卿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sū|sùxìngcóng láizìxiǎoqīng |
桃叶桃根皆姊妹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táo yètáo gēnjiēzǐ mèi |
苏姓从来字小卿,桃叶桃根皆姊妹释义
【苏】《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說文》桂荏也。《本草》紫蘇。《註》蘇,从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又木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傳》扶蘇,扶胥,小木也。又流蘇。《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又息也。《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又死更生。《戰國策》勃然乃蘇。又取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綱目集覽》取草曰蘇。又《韻會》蘇蘇,氣
【姓】〔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正切,音性。《說文》人所生也。《左傳·隱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又孫謂之子姓。《詩·周南》振振公姓。《楚語》率其子姓,從其時享。又晐姓,備庶媵也。《吳語》一介嫡女願執箕箒,以晐姓于王宮。又百姓,民庶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又百官族姓。《酒誥》越百姓里居。又生子曰姓。《左傳·昭四年》庚宗之婦人,獻以雉。問其姓,對曰:余子長矣,能奉雉而從我矣。又姓。《前漢·食貨志》臨葘人姓偉,貲五千萬。《註》姓,姓也。偉,其名。又推律定姓。京房本姓李,推律定姓爲京氏。又筮易得姓,
【从来】1.亦作“从徠”。来路;由来;来源。《逸周书·大武》:“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朱右曾注:“备从来,防其断我归路。”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佐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至再三,叟忽怒叱曰:‘年少子,乃敢相逼!吾岂盗贼椎埋者耶?何必知从来!’”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香山寺》:“来青轩在佛殿东,所从来久,其匾额则今上宸翰也。”鲁迅《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一到广州,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厦门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有时装的。”2.历来
【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疾置切《正韻》疾二切,音自。《說文》乳也。又愛也。《書·康誥》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周禮·地官·鄭註》小國貢輕,字之也。《左傳·成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又文字。字者,孳也,六義相生無窮也。黃帝臣沮誦倉頡,體卦畫,摹鳥跡,引伸觸類,文字之形始立。《周禮·春官·外史》周禮春官掌達書名于四方。註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又名字。《禮·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又》女子許嫁筓而字。《註》亦
【卿】《唐韻》去京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京切,音輕。《說文》章也。从皀聲。《徐曰》章善明理也。又嚮也。言爲人所歸嚮也。《禮·王制》大國三卿,小國二卿。《儀禮疏》諸侯兼官,但有三卿:司徒兼冢宰、司馬兼春官、司空兼秋官。《玉篇》漢置正卿九:太常、光祿、太僕、衞尉、延尉、鴻臚、宗正、司農、少府。《晉書·百官志》古者,天子諸侯皆名執政大臣曰正卿,自周後始有三公九卿之號。又《韻會》秦漢以來,君呼臣以卿。《正韻》君呼臣爲卿,蓋期之以卿也。又《韻會》凡敵體相呼亦爲卿,蓋貴之也。隋唐以來,儕輩下已,則稱卿,故宋璟卿呼張易
【桃叶】1.晋王献之爱妾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郭茂倩解题引《古今乐录》:“桃叶,子敬妾名……子敬,献之字也。”宋张敦颐《六朝事迹·桃叶渡》:“桃叶者,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2.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唐皇甫松《江上送别》诗:“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宋周邦彦《三部乐·梅雪》词:“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清唐孙华《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之一:“许迎桃叶久逡巡,谁道褰幃事果真。”3.指《桃叶歌》。唐张登《上巳泛舟得迟字》诗:“《竹枝》游女曲,《桃叶》渡江词。”唐孟郊《答昼上人止谗作》诗:“俗侣
【桃根】1.晋王献之爱妾桃叶之妹。清陈世宜《得天梅书却寄》诗之四:“斜阳寂寞乌衣巷,便是桃根也泪零。”2.借指歌妓或所爱恋的女子。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娼家少女名桃根。”宋周邦彦《点绛唇·伤感》词:“凭仗桃根,説与凄凉意。”参见“桃叶”。漢
【皆】《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又《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又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 《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姊妹】姐姐和妹妹。《左传·襄公十二年》:“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夫人姊妹让之。”唐戴叔伦《女耕田行》:“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不但像是个同胞姊妹,并且像是双生姊妹。”2.对年辈相当的女性的通称。宋张先《贺圣朝》词:“谢家姊妹,诗名空杳,何曾机巧。”《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説眼前靠了九公你合大娘子这萍水相逢的师生姊妹,将来他叶落归根,怎生是个结果?”张天翼《同乡们·夏夜梦》:“远远地有人在唱着‘见娘’的哭板,来了一遍又来一遍,可辨不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