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宫薦鬯孝思伸,阳位升烟鸿庆远

太宫薦鬯孝思伸,阳位升烟鸿庆远

诗句读音
阳位升烟鸿庆远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ángwèishēngyān hóngqìngyuǎn|yuàn
太宫薦鬯孝思伸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tàigōngchàngxiào sīshēn

太宫薦鬯孝思伸,阳位升烟鸿庆远释义

【阳】與陽同。見《字彙補》字註。(陽)〔古文〕《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羊。《玉篇》營天功,明萬物謂之陽。《說文》高明也。又日也。《詩·小雅》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傳》陽,日也。《左傳·文四年》天子當陽。《禮·祭義》殷人祭其陽。《註》陽謂日中時也。《孟子》秋陽以暴之。又《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註》積陽爲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又《玉篇》雙也。又月建。《爾雅·釋天》十月爲陽。《詩·小雅》歲亦陽止。又《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又五月

【位】《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又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又姓。明位安。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 本作。俗作位。字原刻从亻从。漢典考證:〔《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面揖,〕 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

【升】《唐韻》識蒸切《集韻》《韻會》書蒸切,音陞。《說文》籥也。十合爲升。《前漢·律歷志》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龠十爲合,合十爲升。又成也。《禮·樂記》男女無辨則亂升。又《廣韻》布八十縷爲升。《禮·雜記》朝服十五升。又卦名。《易·升卦》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又降之對也。《書·畢命》道有升降。《註》猶言有隆有汙也。又登也,進也。《詩·小雅》如日之升。《易·坎象》天險不可升也。又《前漢·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升平。

【烟鸿】亦作“烟鸿”。云中的鸿雁。唐太宗《秋日即事》诗:“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唐杜牧《走笔送杜十三归京》诗:“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驥寻云步步高。”

【庆】〔古文〕《唐韻》丘竟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正切,卿去聲。《說文》行賀人也。《周禮·春官·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疏》謂侯國有喜可賀,王使大夫以物慶賀之也。又《秋官·大行人》賀慶以贊諸侯之喜是也。又善也。《書·呂》一人有慶。《正義》天子有善事也。《詩·大雅》則篤其慶。《毛傳》善也。《正義》福慶爲善事,故爲善也。又休也。《禮·月令》行慶施惠。《註》慶謂休其善也。休,美也。又福也。《易·履卦》大有慶也。《詩·小雅》孝孫有慶。又賜也。《詩·小雅》是以有慶矣。《箋》謂有慶賜之榮也。又發語詞。《揚雄·反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太】《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宫】《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弓。《說文》室也。从宀,躳省聲。《白虎通》黃帝作宮室,以避寒暑。宮之言中也。《釋名》宮,穹也。屋見垣上穹隆然也。《詩·大雅》雝雝在宮。《周禮·內宰六宮註》婦人稱寢曰宮。宮者,隱蔽之言,天子謂之六寢。又《禮·儒行》儒有一畝之宮。《註》宮,牆垣也。《儀禮·士昏禮》母戒女曰:夙夜無違宮事,古者貴賤所居,皆得稱宮,至秦始定爲至尊所居之稱。又宗廟亦曰宮。《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宮。《孔氏曰》可以奉祭祀曰事,祭必於宗廟曰宮,互見其義也。又學名。《禮·曲禮》諸侯

【鬯】《唐韻》《集韻》《韻會》丑亮切,音悵。《說文》以秬釀艸,芬芳攸服以降神也。《易·震卦》不喪匕鬯。《註》鬯,香酒,奉宗廟之盛也。《書·洛誥》以秬鬯二卣曰明禋。《傳》黑黍曰秬,釀以鬯草。《詩·大雅》秬鬯一卣。《傳》鬯,香草也。築煑合而鬱之曰鬯。《周禮·春官》鬯人掌共秬鬯而飾之。《註》鬯,釀秬爲酒,芬香條暢於上下也。又《詩·鄭風》抑鬯弓忌。《註》鬯弓,弢弓。又與暢同。《前漢·郊祀志》草木鬯茂。《註》師古曰:鬯與暢同。 《集韻》或作。ZDIC.NET汉典

【孝思】。《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毛传:“则其先人也。”郑玄笺:“长我孝心之所思。所思者其维则三后之所行。子孙以顺祖考为孝。”《魏书·孝感传·赵琰》:“年餘耳顺,而孝思弥篤。”宋曾巩《英宗实录院谢赐筵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永怀先烈,务广孝思。”《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只你一点孝思,就是天地也感格的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