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历数归英主,上寿年龄属圣躬
诗句 | 读音 |
---|---|
太平历数归英主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九麌 拼音: tài pínglì shǔguīyīngzhǔ |
上寿年龄属圣躬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shàng shòunián língshǔ|zhǔshèng gōng |
太平历数归英主,上寿年龄属圣躬释义
【太平】1.谓时世安宁和平。《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寧。”《史记·秦始皇本纪》:“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唐温庭筠《长安春晚》诗之二:“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老舍《龙须沟》第一幕:“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2.泛指平静无事。《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店主人见张客无事,偶语及此房内曾有妇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却太平了。”巴金《家》三九:“带着那么多银元,路上很不方便。幸而最近这一路还太平。”3.谓高低、胜负。《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周霸不赶,在阵上高叫:‘秦
【历数】法。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汉书·律历志下》:“历数之起上矣。”唐柳宗元《舜禹之事》:“﹝舜﹞合时月,正历数。”《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有一人姓王名朔,亦善通五行历数之书。”2.古谓帝王代天理民的顺序。历,也写作“厤”。《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何晏集解:“厤数谓列次也。”邢昺疏:“孔注《尚书》云:谓天道。谓天厤运之数。帝王易姓而兴,故言厤数谓天道。”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今天眷明德,民怀奥主,历数允集,歌讼同臻。”唐杜甫《重经昭陵》诗:“草昧英雄起,謳歌
【英】《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又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又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又《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又《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又《爾雅·釋山》再成,英
【主】〔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又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又宰也,守也,宗也。
【上寿】三寿中之上者。《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晋嵇康《养生论》:“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仇大姓夫妻俱登上寿,同日念佛而终。”参见“三寿”。1.谓向人敬酒,祝颂长寿。《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至礼毕,復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后汉书·明帝纪》:“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怀远,祥物显应,乃并集朝堂,奉觴上寿。”李贤注:“寿者人之所欲,故卑下奉觴进酒,皆言上寿。”唐卢纶《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垂衣当晓日,上寿对南山
【年龄】已经生存的年数。《礼记·文王世子》:“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南朝梁沉约《奉华阳王外兵》诗:“餐玉驻年龄,吞霞反容颜。”宋陆游《乞祠禄札子》:“实缘年龄衰迈,气血凋耗,夏秋之际,痼疾多作。”魏巍《火与火》:“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当一个人民军的战士。’可是我们说:‘你的年龄是不够的呀!’”
【属】《正字通》俗屬字。(屬)《廣韻》《集韻》之欲切《韻會》朱玉切,音燭。《說文》連也。从尾蜀聲。《徐曰》屬,相連續,若尾之在體,故从尾。《廣韻》聚也,會也。《周禮·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註屬聚也。《孟子》乃屬其耆老而告之。又托也,付也。《左傳·隱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史記·留侯世家》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又恭也。《禮·禮器》屬屬乎其忠也。《註》屬屬,恭貌。又續也。《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又《晉語》必屬怨焉。《註》屬,結也。又足也。《左傳·昭二
【圣躬】臣下称皇帝的身体。亦代指皇帝。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恐左右忠孝,不欲屡劳圣躬,以为亲耕可废。”《后汉书·班固传下》:“俯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李贤注:“圣躬,谓天子也。”《南史·沉怀文传》:“风雨如此,非圣躬所宜。”唐杜甫《往在》诗:“前春礼郊庙,祀事亲圣躬。”宋李上交《近事会元·改岳山名》:“唐肃宗上元中,圣躬不康。”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载垣端华肃顺各款》:“﹝载垣等﹞当面咆哮,几致惊吓圣躬。”陈白尘《大风歌》第六幕:“陛下,不可!保重圣躬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