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任徽音,太姒是嗣

太任徽音,太姒是嗣

诗句读音
太姒是嗣平仄:仄 仄 仄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tài sìshìsì
太任徽音平仄:仄 平 平 平
拼音: tàirèn|rénhuī yīn

太任徽音,太姒是嗣释义

【太姒】亦作“大姒”。有莘氏之女,周文王妻,武王母。《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毛传:“大姒,文王之妃也。”《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后用为贤母的典实。宋岳珂《愧郯录·孝明后制》:“既侔大姒之贤,宜易小君之号,貽谋百世,正位六宫。”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太】《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任】《唐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壬。誠篤也。《詩·邶風》仲氏任只。《鄭箋》以恩相信曰任。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之職,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註》任,信於友道。又《廣韻》堪也。《王粲·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註》言誰堪此憂思也。又當也。《左傳·僖十五年》衆怒難任。又負也,擔也。《詩·小雅》我任我輦。《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註》幷已獨任之,分析而二之。又姓。大任,文王之母。又薛國之姓。《左傳·隱十一年》不敢與諸任齒。《正義》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

【徽音】1.犹德音。指令闻美誉。《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郑玄笺:“徽,美也。”汉蔡邕《太傅胡公夫人灵表》:“至德修於几微,徽音畅于神明。”南朝齐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爰定厥祥,徽音允穆。”宋苏轼《永安永昌永熙陵忌辰奏告昭宪等皇后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一七:“侯王宗庙求元妃,徽音岂在纤厥趾。”2.佳音,嘉讯。《文选·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儻遇浮丘公,长絶子徽音。”吕良注:“徽,美也。言我儻遇此仙公,长絶子美音信。”明王世贞《过维扬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