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省登硕德,要荒窜诬毁
诗句 | 读音 |
---|---|
要荒窜诬毁 |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韵脚:上四紙 拼音: yào huāngcuànwūhuǐ |
台省登硕德 | 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韵脚:入二十五德 拼音: tái shěngdēngshuò|shídé |
台省登硕德,要荒窜诬毁释义
【要荒】要,要服;荒,荒服。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亦泛指远方之国。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昔者唐虞崇举九贤,布之於位,而海内大康,要荒来宾,麟凤在郊。”《文选·班固<典引>》:“卓犖乎方州,洋溢乎要荒。”李周翰注:“要荒,违国也。”元耶律楚材《壬午西域河中游春》诗:“何日要荒同入贡,普天鐘鼓乐清平。”明李东阳《麓堂诗话》:“荆楚之音,圣人不録,实以要荒之故。”
【窜】〔古文〕《唐韻》七亂切《集韻》《韻會》《正韻》取亂切,音爨。《說文》匿也,逃也。《周語》不窋自于戎翟之閒。《前漢·蒯通傳》奉頭竄。又《廣韻》放也,誅也。《書·舜典》竄三苗于三危。又藏也,隱也。《賈誼·弔屈原文》鸞鳳伏竄兮,鴟鴞翱翔。《晉語》可以竄惡。《註》隱也。又《爾雅·釋詁》竄,微也。《疏》竄行之微也。《晉語》敏能竄謀。《註》微也。又《史記·倉公傳》卽竄以藥,旋下病已。《註》竄,以藥薰之也。又改易也。《韓愈詩》漬墨竄古史。又《廣東新語》增城謂屋曰竄。又《集韻》七丸切,爨平聲。入穴也。又《韻會小補》誘人爲
【诬】《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無。《說文》加也。《徐曰》以無爲有也。《玉篇》欺罔也。《廣韻》誣,枉也。《正韻》詐也,衊也,謗也。《易·繫辭》誣善之人其辭游。《疏》誣罔善人,其辭虛漫。《禮·表記》故其受祿不誣。《註》不信曰誣。《周語》其矯誣。《註》加罪無辜曰誣。《荀子·大略篇》不能而居之,誣也。又《讀書通》通作憮。《論語》君子之道焉,可誣也。《前漢·薛宣傳》引作憮。《晉灼註》憮同誣。 《篇韻》譌作誈。
【毁】〔古文〕《唐韻》許委切《集韻》《韻會》《正韻》虎委切,音燬。《說文》缺也。一曰壞也。《易·繫辭》乾坤毀,則無以見易。《詩·豳風》無毀我室。又訾也。《論語》誰毀誰譽。又去也。《禮·儒行》毀方而瓦合。《鄭註》去已之大圭角,下與小人合也。又折也。《戰國策》王不搆趙。趙不以毀搆。《註》搆,合其戰也。毀,折也。不收趙,趙不能以毀折之兵獨與秦戰。又占歲法,金穰,水毀,木飢,火旱。見《史記·貨殖傳》。又禱祈除殃曰毀。《周禮·地官·牧人》凡外祭毀事用尨。《註》謂副辜禳毀除殃咎之屬。又哀毀。《禮·曲禮》居喪之禮,毀瘠不形。
【台省】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臺省”之称仍沿用不变。《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丰不知而往,即杀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丰在臺省,常多託疾。”《旧唐书·刘祥道传》:“汉魏以来,权归臺省,九卿皆为常伯属官。”唐杜甫《醉时歌》:“诸衮省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臺省”。
【硕】《廣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石。《爾雅·釋詁》大也。《易·蹇卦》往蹇來碩。《詩·衞風》碩人其頎。又《風》碩大且卷。《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皆訓大也。又《增韻》充實也。又與石通。又叶常灼切,音杓。《詩·秦風》辰牡孔碩。叶下舍拔則獲。《小雅》旣庭且碩,曾孫是若。《揚子·太經》我心孔碩,乃後有鑠。
【德】《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登入聲。《廣韻》德行也。《集韻》德行之得也。《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詩·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書·臯陶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又《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又《玉篇》德,惠也。《書·盤庚》施實德于民。《詩·小雅》旣飽以德。又善敎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