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诗句读音
萍蓬无定居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píng péngwúdìng jū
苔竹素所好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tái|tāizhú sùsuǒhǎo|hào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释义

【萍蓬】蓬飘。喻行踪转徙无定。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诗:“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元李存《山中留夜宿明日以风雨对床眠为韵赋诗》:“人生难定期,往往如萍蓬。”清恽敬《答顾研麓书》:“将来萍蓬流转,或得乍合,当与阁下穷日夜讨论以相证。”汉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定居】1.在某地固定地居住下来。《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郑玄笺:“定,止也。将率之志,往至所征之地,不敢止而居处自安也。”《魏书·贺讷传》:“訥从太祖平中原,拜安远将军。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唐李德裕《代刘沔与回鹘宰相书意》:“黎庶伏窜,莫敢定居。”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宰相前世僧》:“杨生於滇,楚人,又曾流寓巴陵,晚始定居南徐。”秦牧《深情注视壁上人》:“朱委员长亲切地告诉她,欢迎她在中国定居下去,她在中国一定可以受到很好的照料和过得舒畅自在的。”2.固定的住处。唐杜甫

【苔】《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 《集韻》亦作菭。

【竹素】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明王圣主取士以贤,不拘卑贱,故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唐柳宗元《读书》诗:“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宋梅尧臣《送逐客王胜之不及遂至屠儿原》诗:“始闻云木深,忽逢朱亥墓,金鎚一报恩,义烈垂竹素。”清姚鼐《题坳堂所藏诸城刘文正公手迹》诗:“竹素苍茫千载事,邱山零落百年期。”

【所】〔古文〕《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又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又《商頌》及爾斯所。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又《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又《召誥》王敬作所。又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又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又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

【好】〔古文〕《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又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又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又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