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功业三代前,煌煌建立今古传
诗句 | 读音 |
---|---|
煌煌建立今古传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huáng huángjiàn lìjīn gǔchuán|zhuàn |
太宗功业三代前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一先 拼音: tàizōnggōng yèsān dàiqián |
太宗功业三代前,煌煌建立今古传释义
【煌煌】辉耀貌;光彩夺目貌。《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朱熹集传:“煌煌,大明貌。”前蜀贯休《善哉行》:“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金王若虚《上周监察夫人生朝》:“煌煌綺罗,洋洋丝竹。”郭沫若《万引》:“﹝他﹞坐上电车一直坐到书店门口,店里已经是灯光煌煌的了。”2.显耀;盛美。《汉书·扬雄传下》:“明哲煌煌,旁烛之疆;逊於不虞,以保天命。”宋沉遘《五言沉沔天隐楼》:“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清孙枝蔚《房衍公与予见后朝夕不离感赠》诗之二:“京雒何煌煌,相府何潭潭。”徐迟《财神和观音》:“他默诵起
【建立】设置;设立。《书·洪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汉书·刘歆传》:“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立於学官。”清叶名沣《桥西杂记·湖广省分闱乡试》:“今欲於湖南地方建立试院。”2.古代立国君、皇后、太子,均可称为建立。《国语·晋语三》:“﹝君﹞不忘先君之好,辱收其逋迁裔胄而建立之,以主其祭祀……其谁不儆惧於君之威,而欣喜於君之德?”《后汉书·应奉传》:“及邓皇后败,而田贵人见幸,桓帝有建立之议。奉以田氏微贱,不宜超登后位……上书諫……帝纳其言,竟立竇皇后。”
【今古】与往昔。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宋苏轼《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唐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元赵孟頫《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传】《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又丁戀反。又《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又《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又《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又《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又《說文》遽也
【太】《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宗】《唐韻》作冬切《集韻》《韻會》祖賨切《正韻》祖冬切,音。《說文》尊祖廟也。《白虎通》宗者何,宗有尊也,爲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郉昺曰》宗者,本也。廟號不遷,最尊者祖,次曰宗,通稱曰宗廟。《禮·祭法》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賈誼曰》祖有功,宗有德也。又流派所出爲宗。《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繼別爲宗,繼禰爲小宗。《程頤曰》凡言宗者,以主祭祀爲言,人宗於此而祭祀也。又同姓曰宗。《詩·大雅》宗子維城。《註》同姓也。又《書·舜典》禋于六宗。《註》謂所尊祭者
【功业】事业。《易·繫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晋刘琨《重赠卢谌》诗:“功业犹未建,夕阳忽西流。”清昭槤《啸亭杂录·图文襄公用兵》:“辅翊世祖、圣祖二朝,功业卓然。”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2.谓士农工商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吕氏春秋·上农》:“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士大夫皆有功业。”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民勤於财则贡赋省,民勤於力则功业牢。”清宋永岳《志异续编·鹊巢》:“盖妻正纺,恐妨功业,不暇置辨也。”3.指工作的成绩、成果。《管
【三代】指夏、商、周。《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邢昺疏:“三代,夏、殷、周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斯文之兴,盛於三代。夏商二箴,餘句颇存。”唐韩愈《丰陵行》:“臣闻神道尚清浄,三代旧制存诸书。”2.泛指三个朝代。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餘载,竟瓜剖而豆分。”此指汉、魏、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唐则诗人济济,宋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此指汉、唐、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