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俭简介
李景俭,字宽中,汉中王李瑀之孙。
父李褚,官太子中舍。
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谏议大夫, 性俊朗,博闻强记,颇阅前史,详其成败。
自负王霸之略,于士大夫间无所屈降。
贞元末,韦执谊、王叔文在太子东宫执事,对他颇重视。
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唐宪宗李纯即位,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被贬,李景俭因为守丧未遭波及。
“唐朝诗人有哪些,唐朝有哪些诗人?唐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唐朝诗人!”
李景俭,字宽中,汉中王李瑀之孙。
父李褚,官太子中舍。
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谏议大夫, 性俊朗,博闻强记,颇阅前史,详其成败。
自负王霸之略,于士大夫间无所屈降。
贞元末,韦执谊、王叔文在太子东宫执事,对他颇重视。
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唐宪宗李纯即位,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被贬,李景俭因为守丧未遭波及。
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
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
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唐]字承烈,琅琊(今山东临沂)人,迁江都(今江苏扬州)。
修礼子。
少贫嗜学,工草隶,客居僧坊,写书取庸自给,凡三十年。
庸足给一月,即止不取赢。
武后(六八四―七o四)召擢太子文学,累进秘书少监。
绍宗雅修饰,当时公卿莫不慕悦其风。
中年小真书,体象尤异,行草及章草次于真。
自谓:“褚虽已过,陆犹未及。
”画师于殷仲容,画迹与仲容相类。
《历代名画记》、《唐书本传》、《图绘宝鉴》、《述书赋注》、《书断》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高适北游蓟门,曾拜访王昌龄、郭密之,留诗去。
天宝八年(749)任诸暨令,建义津桥,筑放生湖,溉田2000余顷,便利百姓。
事迹见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二。
郭诗刻在浙江青田县石门洞磨崖上,其诗“古淡近选体”(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五)。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周繇(841年-912年),字为宪,池州(今属安徽)人(唐才子传作江南人,此从唐诗纪事)。
晚唐诗人,“咸通十哲”之一。
家贫,工吟咏,时号为“诗禅”。
与段成式友善。
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举进士及第。
调福昌县尉,迁建德令。
后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
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
《全唐诗》收有繇诗一卷共22首。
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
玄宗开元间任临清尉,干练有才,曾义释被诬系之囚。
与岑参为诗友。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一、《封氏闻见记》卷九、《岑嘉州集》卷一。
《全唐诗》存诗1首。
崔融(653-706),字安成。
唐代齐州全节(今济南市章丘市)人。
崔融为文华美,当时无出其上者。
凡朝廷大手笔,多由皇帝手敕,付其完成。
其《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尤见工力。
作《则天哀册文》时,苦思过甚,遂发病而卒。
中宗以其有侍读之恩,追赠为卫州刺史,谥号“文”。
刘济(757年-810年),幽州(今北京)人,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任卢龙节度使,忠于朝廷。
父亲刘怦,原为卢龙节度使朱滔手下的雄武军使,因忠勇义烈,深受军心,颇得朱滔信任,累官至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卢龙节度副大使、管内营田观察、押奚契丹、经略卢龙军使。
朱滔死后,传位于刘怦,贞元元年九月,刘怦病死,被朝廷追赠为兵部尚书,军中拥立刘济继位,任卢龙节度使。
有该人物文献《刘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