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唐朝诗人有哪些,唐朝有哪些诗人?唐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唐朝诗人!”

裴迪简介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

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

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

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

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

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辋川杂咏》组诗是裴迪的代表作。

其中《漆园》一首:“好闲早成性,果此谐宿诺。

今日漆园游,还同庄叟乐。

”不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可以和王维的诗相提并论。

裴迪的诗作虽然不多,但他是裴氏最有成就的诗人,他以他的作品丰富了盛唐诗坛。

从这一点上看,裴迪是注重诗的质量的。

许有壬简介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

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

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

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

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

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戎昱简介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

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

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

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

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

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

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

翌年贬为辰州刺史。

后又任虔州刺史。

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

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

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

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郑畋简介

郑畋(823-882),字台文,河南荥阳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

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

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

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

诗一卷,。

《全唐诗》录存十六首。

性宽厚,能诗文。

刘希夷简介

刘希夷(约651─678?)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

上元进士。

善弹琵琶。

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原有集,已失传。

施肩吾简介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

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

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举进士,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

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不避权贵。

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

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张不能实现,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

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忧愤而死。

终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过人的诗人,在诗歌的理论与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

他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的齐梁诗风。

他是倡导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弃浮艳之风,反对骈文,独具清峻的风格。

著有《陈伯玉集》。

孙逖简介

孙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学家,今东昌府区沙镇人。

自幼能文,才思敏捷。

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

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陈羽简介

陈羽[唐](约公元八O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江东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初前后在世。

工诗,与上人灵一交游,唱答颇多。

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以第,二人登进士第与韩愈、王涯等共为龙虎榜。

后仕历东宫卫佐。

羽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

徐夤简介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

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

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注:

校 ⑴夤,《唐才子传》卷一〇作“寅”。


徐夤系唐乾宁元年 (890)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他的赋被当时文坛誉为“锦绣堆”。

《兰陔诗话》有“赋就长安振大名,斩蛇功与乐天争”的记载。

唐亡后,他回到家乡,在延寿溪赋闲垂钓。

现在溪上片石微露,称为“钓矶”的地方,据说是他的遗迹。

徐夤的不少诗篇收入《全唐诗》。

他在诗中自我解嘲曰:“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


徐夤在延寿建有一座藏书楼,自题楹联:“壶公山下千盅粟,延寿桥头万卷书。

”徐夤钓鱼处被称为“徐潭”。

其后人徐铎也在潭边建“万卷楼”,藏书相当丰富。

宋熙宁九年 (1076),他和胞兄徐锐同时登第。

他廷试时中了状元,后官至吏部尚书。

时人称其为“龙虎榜头孙继祖,凤凰池上弟联兄。

胡令能简介

胡令能,贞元、元和间人。

早年曾为一手工匠,人称「胡钉铰」。

后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

其诗传世仅四首,见于《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