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

“唐朝诗人有哪些,唐朝有哪些诗人?唐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唐朝诗人!”

孟云卿简介

孟云卿,字升之,平昌(商河县西北)人。

约生于725年(唐开元十三年)。

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

肃宗时为校书郎。

存诗17首。

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

孟云卿与杜甫友谊笃厚。

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

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

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吴兢简介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唐朝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

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他的直言敢谏,不愧为一代诤臣。

刘庭琦简介

[唐]明皇时人。

官万年尉。

开元八年(七二o)上禁约王公不令与外人交结,庭琦数与岐王范饮酒赋诗,拙为雅州司户。

能精书学。

《旧唐书·岐王范传、书史会要》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

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

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

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

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也就是唐代建国的第二年,在乌伤城北一个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名叫骆家塘的小村庄里,后来成为“初唐四杰”(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之一的骆宾王,诞生来到人间。

骆姓是古乌伤的名门望族特有的姓,早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就出了骆俊、骆统、骆秀一门祖孙三人,成为名盛一时的文臣武将和志行卓越的俊士,一直为史家所称道。

此后骆族虽然簪缨不绝,代有才人,但到骆宾王出生之前,家族已经衰落。

然而诗书传家、清节自守的家风却始终不变。

骆宾王的祖父,早年也曾担任过地方小吏,隋末为避兵乱,弃职回家闲居,过着耕读自娱的农家生活。

孟宾于简介

孟宾于(900?─983?),字国仪,连州(今广东省阳山县)人。

少年时将所作诗百余首题为《金鳌集》,为时人称誉。

后晋天福九年(944)进士及第。

后归南唐,李后主用为丰城薄,迁滏阳令。

后隐居吉州玉笥山,自号「群玉峰叟」。

一年后,李后主又召之,官至水部郎中。

南唐亡,归老连州,年逾八十而卒。

《金熬集》已散佚。

《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

裴迪简介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

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

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

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

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

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辋川杂咏》组诗是裴迪的代表作。

其中《漆园》一首:“好闲早成性,果此谐宿诺。

今日漆园游,还同庄叟乐。

”不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可以和王维的诗相提并论。

裴迪的诗作虽然不多,但他是裴氏最有成就的诗人,他以他的作品丰富了盛唐诗坛。

从这一点上看,裴迪是注重诗的质量的。

许有壬简介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

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

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

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

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

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戎昱简介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

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

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

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

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

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

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

翌年贬为辰州刺史。

后又任虔州刺史。

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

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

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

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郑畋简介

郑畋(823-882),字台文,河南荥阳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

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

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

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

诗一卷,。

《全唐诗》录存十六首。

性宽厚,能诗文。

刘希夷简介

刘希夷(约651─678?)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

上元进士。

善弹琵琶。

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原有集,已失传。